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利银河:从“对标”到“超越”,新能源赛道上演反攻好戏

   时间:2025-08-19 06:39:5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吉利与比亚迪的较量一直是业界的焦点。三年前,比亚迪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表现,成功超越了吉利,坐上了国内自主车企的头把交椅。然而,吉利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默默蓄力,准备在新能源赛道上发起一场反攻。

今年,吉利的新能源战略终于显现成效。其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高达51.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上半年总销量达到了140.9万辆,虽然与比亚迪的214.6万辆仍有差距,但这一增速已让吉利看到了反超的希望。吉利汽车的行政总裁桂生悦表示,目前吉利的市占率已达到10.4%,与领头羊的差距已缩小至4个百分点,而去年这一差距还是8个百分点。

吉利反攻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年轻品牌——吉利银河。这个仅成立两年半的品牌,年初便立下了“年销百万辆”的雄心壮志。从今年1月至7月,吉利银河已销售了64.3万辆新车,同比暴涨556%,不仅完成了年度目标的64.3%,更助力吉利新能源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其中,银河星愿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今年上半年销量已突破20万辆,成为中国车市销量冠军,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吉利银河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其对标比亚迪的策略。从价格定位到技术命名,吉利银河都与比亚迪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吉利的混动系统雷神EM-i,便是对标比亚迪的DM-i。同时,吉利银河也采用了“纯电+插混”双线布局的思路,这与比亚迪的成功路径不谋而合。然而,吉利并未完全照搬比亚迪的模式,而是在模仿中寻求突破。

在过去,吉利在插混领域的探索并不顺利。从早期的CHS混动平台到后来的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吉利在插混技术上经历了多次迭代,但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直到吉利放下多档插混的“技术执念”,改用单档EM-i混动系统,才找到了破局点。这一改变不仅提升了零部件的复用率,还降低了成本,使吉利银河的车型能够精准对标比亚迪的价格舒适区。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吉利还在渠道布局上下了大功夫。吉利银河的渠道已发展成为A网和星网“双网并行”的模式,一级经销商数量近千家,并计划到2025年底达到1300家以上。这种快速反应的渠道布局,为吉利银河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纯电领域,吉利银河同样表现出色。针对10万级市场,吉利银河推出了A0级轿车星愿和SUV车型银河E5,这两款车型分别对标比亚迪的海豚和元Plus,并在价格上做出微妙价差,快速吸引了消费者。吉利银河深知,在10万级市场,精准聚焦用户核心痛点并打造“长板”优势,是实现高性价比的关键策略。

然而,吉利银河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在插混市场,虽然吉利银河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应对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压力。同时,在高端车型领域,吉利银河的销量尚未达到预期,品牌向上突破的重任落在了即将上市的旗舰车型——吉利银河M9肩上。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吉利正在加速推进全产业链布局。从动力电池到电子电气架构再到智能化领域,吉利都在向垂直整合迈进。这种全产业链自研的能力,将为吉利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持续深耕并赢得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在海外市场方面,吉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上半年,吉利在海外销售了4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145%。随着吉利银河E5、银河星舰7等车型全面进入海外市场,吉利的出口销量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在国内市场,吉利银河也有着明确的突破任务。一方面,吉利银河将突破主流电混家轿市场,承担这一重任的车型是已上市的银河A7和即将上市的星耀6;另一方面,吉利银河将突破中高端市场,备受瞩目的银河M9将在9月亮相。

吉利银河的崛起,不仅为吉利的新能源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者在巨头引领的赛道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反攻之路。吉利银河的故事告诉我们,模仿永远难以超越,只有通过自身的组织能力、渠道优势与产品迭代,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