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会员制生鲜零售接连受挫,“百果园们”何去何从?

   时间:2025-08-20 16:20:59 来源:锌刻度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水果连锁零售领域的领军企业百果园,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次,并非因为其高品质的水果或是独特的会员制度,而是源于一系列争议事件及其随后发布的盈利预警。

事情始于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水果太贵”的回应。在网络视频中,余惠勇的言论被解读为“不迎合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成熟”,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尽管后续有报道澄清这些言论被断章取义,余惠勇本意是强调企业应引导消费者理解高品质水果的价值,但舆论的怒火并未迅速平息。

在新浪微博上,“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首位,累积了数万讨论和上亿阅读量。二级市场上,百果园集团的股价也受到影响,出现大幅波动。网友们纷纷质疑百果园是“水果刺客”,价格高昂令人望而却步。

紧接着,百果园发布的2025年中期盈利预警更是雪上加霜。预警显示,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不超过25%,归母净利润亏损3.3亿元至3.8亿元。这一消息让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百果园,再次陷入舆论风暴。

事实上,百果园的生存现状并非个例。在会员制生鲜零售赛道上,盒马X会员店也遭遇了重大挫败。这个曾豪言挑战Costco的品牌,如今也不得不以全面闭店的方式,宣告自身探索会员制商业模式的失败。两个事件接踵而至,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会员制生鲜零售模式在过往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回顾百果园的发展历程,其以高品质水果和会员制度,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健康的品牌形象。然而,这一价格策略和品牌定位在带来品牌忠诚度的同时,也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扩张。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百果园的市场定位显得愈发局促。

消费者有多种购买选择,菜市场、小区商超、线上生鲜平台等渠道往往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品质不俗的水果,直接冲击着百果园的市场地位。关于百果园品控不足的投诉案例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割裂着外界对该品牌的信任与好感。

在经营层面,百果园也面临着闭店、加盟商撤退的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末,百果园集团加盟门店及自营门店总数较上一年减少近千家,日均关店2.6家。管理的加盟门店收入也从2023年的84.95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73.88亿元。

盒马X会员店的境遇同样令人唏嘘。这个一度被视为盒马“第二增长曲线”的业务,承载着阿里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使命。然而,从今年2月开始,上海三家会员店率先关闭,直至8月31日,上海森兰店成为最后关闭的一家。全面闭店的战略转向,宣告着阿里在这一商业模式上的探索以失败告终。

会员制生鲜零售模式下,企业往往将经营重心放在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上,以塑造独特的高端品牌形象。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多重考验。高品质意味着高成本,如何在保证商品品质的同时实现盈利,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需求的多样性和不可控性也为该模式带来了挑战,企业需要极高的市场敏感度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百果园与盒马X会员店的挫败,不仅反映了这两个品牌背后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对整个行业模式、运营策略以及消费者需求理解的一次深刻拷问。在国内整体讲求性价比和多样性的消费观念下,单纯的会员制模式难以独撑大局。尤其在生鲜领域,消费者对新鲜度、价格、便利性的敏感度极高,这要求企业必须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在成本控制、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下足功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