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浩瀚星空中,大模型产业正步入一个充满变数的转折点。近期,尽管OpenAI推出了其旗舰产品GPT-5,但市场反馈却远未达到预期,用户普遍反映该模型在性能上并无显著提升,反而出现了响应速度下降、长文本处理能力退化的现象。
随着Deepseek的昙花一现以及BAT等大企业在模型产品上的激烈较量,大模型市场的喧嚣逐渐平息,留下了一个亟待解答的谜题:在技术瓶颈尚未突破,营销手段已接近极限的背景下,大模型产业如何继续拓宽其市场边界?
最新发布的《2025年AI应用市场半年报》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丝线索。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移动端原生AI应用的用户规模已达到5.7亿,但更令人瞩目的是,应用插件中的AI功能用户规模已经攀升至6.3亿,超越了原生AI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
这一趋势预示着,用户对于AI的需求正逐渐从单一的知识获取转向更加日常化的助手角色,期望AI能在社交、资讯、娱乐等多元化场景中提升体验。这或许正是大模型行业寻求突破的关键所在。
在AI插件的爆发式增长中,搜索类产品成为了主要的驱动力。QQ浏览器凭借其向AI浏览器的全面转型,通过引入AI搜索入口Qbot,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高达255.2%。微博推出的AI微博智搜同样表现不俗,以41.7%的复合增长率紧随其后。百度、抖音、夸克等平台也通过集成AI插件,实现了用户规模的稳步提升。
AI搜索插件的崛起,得益于其对传统搜索体验的全面革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面临着信息碎片化、真伪难辨的困境,而AI搜索凭借其强大的认知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对于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产品而言,AI插件的引入无疑为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
以QQ浏览器为例,其Qbot AI不仅提供了生活百科类的对话解答,还通过构建高考生知识库等实用工具,满足了用户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这种以科普知识库为切入点,向专业级知识库拓展的策略,正成为当前工具型产品应用AI插件的主流方向。
而在社交媒体平台,AI插件则呈现出另一种发展态势。微博、微信等平台在引入大模型技术的同时,将全平台的内容库作为可检索数据源融入其中,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专属大模型。以微信AI搜索为例,其在用户检索热点事件时优先展示AI搜索结果,依托公众号这一独家内容生态,实现了对热点信息的准确梳理与解析。
微博智搜则以其对热搜词条的深入拆解和背景资料整合,让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热点新闻。在搜索“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话题时,微博智搜不仅提供了政策法规、技术现状等内容,还引用了数十条相关博文,包括媒体报道、大V博主的观点等,为用户提供了全面、深入的信息解读。
AI插件的广泛应用,正在悄然改变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规律。凭借即时获取精确结果的能力,AI正在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社交媒体而言,AI插件的引入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促进了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以微博为例,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依赖智搜功能梳理热点事件,而博主也倾向于针对智搜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论,形成了新的内容趋势。
在辟谣信息的传播方面,AI插件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大模型技术,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对热点事件的辟谣和核实信息,有效限制了谣言的传播。以寒武纪辟谣订单谣言为例,相关声明迅速在微博上获得转发,并被智搜功能收录,形成了从官方声明到市场反应、事件解读的完整链条。
随着AI插件在头部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大模型行业的渗透率焦虑或许能够得到缓解。通过顺应用户习惯,融入用户最常使用的场景,AI插件正在创造全新的产品体验,为大模型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