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省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7月,湖北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771.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7%,增速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并大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5.2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更是独占鳌头。
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湖北外贸的强劲势头,也反映了近年来该省在对外贸易领域的持续努力与突破。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与2019年相比,湖北的进出口规模已经实现了78.9%的增长,年均增速高达12.3%。这一增速带动湖北的进出口总额从3000亿元级别一路攀升,直至突破7000亿元大关。
湖北外贸排名的逐年攀升更是引人注目。在2024年,湖北在全国31个省份的进出口总额排名中位列第15名,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这一排名已经跃升至第11名,与排名第十的河南省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供应链重构与地缘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湖北外贸的增长动能显得尤为珍贵。
湖北外贸的高增长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源于其内在的韧性和持续的努力。近年来,湖北借助产业升级的东风,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024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9.8%,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到了25.5%。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印刷电路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同时,湖北在外贸通道的拓展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武汉经开港开通了直达日韩的近洋航线,阳逻港则实现了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的第二始发站功能,实现了货物“下船即上车”的便捷运输。荆州等地也新开辟了多条物流通道,进一步提升了湖北的物流效率和竞争力。
新兴市场的有效开拓也是湖北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调整和我国贸易伙伴结构的优化,湖北积极对接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32.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4.9%。对东盟和欧盟的进出口额也分别实现了56.3%和48.2%的高速增长。
在政策层面,湖北也享受到了诸多红利。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规划和RCEP协议的实施为湖北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武汉自贸区试点的优化通关便利化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外资,降低了企业成本,进一步促进了湖北外贸的发展。
在中部省份中,湖北的外贸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安徽、河南等省份也在积极发力外贸领域,但湖北凭借其在产业模式、集群支撑和政策红利上的独特优势,成功实现了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和排名的逐年攀升。尤其是在与河南省的竞争中,湖北进出口总额的增速持续领跑全国,与河南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然而,面对河南在航空枢纽与国际物流网络上的加速布局,湖北在冲击全国外贸前十强省份的道路上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未来,湖北将继续发挥其在水运、空运新枢纽建设上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一体化布局,提升“买全球、卖全球”的能力,为湖北外贸的持续高增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