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铺子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这一期间内实现了营业收入29.4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增长了16.7%。然而,这一增速相较于过去两年中期的表现有所放缓,显示出公司业绩增长的动力正在逐渐减弱。
盐津铺子专注于辣卤零食、烘焙薯类、深海零食、蛋类零食、果干坚果以及蒟蒻果冻布丁等六大品类,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其中,辣卤零食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上半年贡献了约45%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3.2亿元,同比增长47.05%。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休闲魔芋制品的强劲表现,其收入达到7.9亿元,同比激增155.1%。相比之下,肉禽制品和其他辣卤零食则出现了下滑。
在品类构成中,果干果冻、深海零食和蛋类零食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贡献了4.28亿元、3.63亿元和3.09亿元的收入。然而,烘焙薯类产品的表现不佳,收入同比下降了18.42%,仅为4.59亿元。
盐津铺子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直营KA商超、经销及新兴渠道、电商渠道三大板块。从上半年的表现来看,直营KA商超渠道的收入大幅下滑42%,仅实现收入0.63亿元;电商渠道收入微降1%,达到5.74亿元。而经销及其他新兴渠道则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收入同比增长30%,达到23.0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78.32%。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盐津铺子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公司在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达到9634.92万元,较上一期大幅增长。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美元在泰国新建魔芋生产基地,并推出本地化口味的魔芋产品,以深耕东南亚市场,并逐步拓展至日韩和欧美市场。
尽管收入增长显著,但盐津铺子的成本压力也在持续攀升。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成本同比上涨24.67%,达到20.68亿元。主要原因之一是主要原材料魔芋精粉的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过30%。受此影响,公司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2.53%下降至29.66%,已连续五年中期下滑。同时,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上面临双重挑战。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盐津铺子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4.74%和5.94%。尽管面临成本压力,公司的净利率仅微降至12.57%,显示出较好的盈利能力。
在业绩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盐津铺子的股价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股价在开盘时高开,但随后震荡下行,最终收盘下跌2.2%,报收于72.33元,公司总市值为1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