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利银河M9预售遇冷,配置与价格争议下,市场期待正式上市调整

   时间:2025-08-25 10:02:47 来源:飓风车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吉利银河系列再度发力,其最新力作——银河M9,一款定位六座大型SUV的车型,已正式拉开预售序幕。该车凭借长达5205mm的车身长度与3030mm的轴距,在市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期待。然而,当19.38万至25.88万的预售价公布后,市场反应却远未达到预期,从价格定位到配置分布,均引发了诸多争议。

银河M9在核心硬件层面展现出不俗的实力。它基于先进的GEA Evo平台打造,全系标配前双叉臂与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搭载热效率高达47.26%的1.5T插混发动机,并匹配3挡DHT Evo变速箱。即便是在100km续航版本中,也支持6kW外放电功能与20分钟快充(Soc 30%-80%),这些配置为其作为“家用大六座”车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预售权益方面,银河M9的表现却略显吝啬。例如,交500元抵2000元购车金的优惠活动,实际优惠幅度仅为1500元,对于一款起售价接近20万的车型而言,这样的优惠力度显然难以令人满意。虽然全系赠送价值15800元的27扬声器Flyme Sound音响,但除此之外,预售权益并未触及用户的核心诉求,显得诚意不足。尤其是顶配版虽赠送7000元“魔毯星驰”套装抵扣券,但需额外花费1.3万元选装,且受众有限,多数用户难以享受。

市场争议的核心在于银河M9的价格超预期与配置划分的失衡。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新车的起售价将在17万至18万之间,甚至有传言称“15.98万起”。然而,实际19.38万的起售价直接将门槛拉高至20万级,超出了市场预期。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吉利银河目前的旗舰SUV,银河M9入门版配置吝啬,加剧了价格方面的不满。用户并非不接受20万的定价,而是难以接受以这样的价格购买低配车型。低版本配置削减过多,亮点配置集中在高配车型,导致6款车型的配置分配呈现两极分化,中间断层明显。

以预售19.38万的入门100km两驱启航版为例,作为一款“大六座SUV”,其二排座椅仅支持电动角度调节,无通风/加热功能;前排中控屏缩至15.4英寸;三排座椅需手动调节,甚至缺少基础氛围灯。而预售20.88万的230km两驱远航版,虽然升级了电池与CDC减振器,但却取消了智驾系统与电容感应方向盘,形成了“加钱增续航,减钱砍智驾”的矛盾逻辑。从预售21.78万的230km两驱智航版到23.68万的230km两驱探索版,仅差1.9万元,却新增了包括30英寸6K一体式屏、32英寸AR-HUD、二排17.3英寸娱乐屏等在内的20余项核心舒适配置。这种“要么没有,要么全有”的配置划分,迫使预算有限的用户要么接受低配,要么被迫加钱上高配。

尽管存在争议,但银河M9的核心优势仍不容忽视。其5205mm的车长与3030mm的轴距,为二排提供了超900mm的腿部空间,三排也能容纳成年人短途乘坐,是20万级少有的“真六座”SUV。CLTC最高纯电续航达230km,满足多数家庭一周的通勤需求。100km续航版本则针对不具备经常充电条件的用户,馈电油耗仅为4.9L,日常可当作混动车使用。

然而,银河M9仍需正视其短板:价格偏高、配置划分不合理、预售权益诚意不足。这三大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鉴于吉利银河此前有预售定价偏高、正式上市调价的惯例,市场对银河M9的正式上市仍抱有一丝期待。希望新车能在正式上市时,以限时权益价的方式,在预售价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或推出更多针对低配版的舒适选装包,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避免配置断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