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成都车展见证超豪华品牌退场,电动化智能化成自主品牌新赛道

   时间:2025-08-25 17:26: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成都车展灯光璀璨,却见证了一场汽车行业的权力转移大戏。往年的舞台上,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等外资超豪华品牌犹如璀璨星辰,它们的流线型车身、手工打造的细节无一不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然而,今年的车展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些曾经的明星品牌纷纷缺席,超豪华阵营几乎“全军覆没”。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新兴品牌和本土势力占据了舞台中央。小米SU7的智能座舱、红旗L5的国潮设计、本田的电动化矩阵,以及跨界合作的小红书“移动美学空间”和宁德时代的巨型电池模组,成为了车展的新亮点。这些品牌和技术不仅展现了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也反映了消费者偏好的深刻变化。

事实上,这场缺席潮并非突如其来。早在去年,玛莎拉蒂和英菲尼迪等品牌就已提前退场,今年不过是这一趋势的延续。豪华阵营的裂痕愈发明显,雷克萨斯、捷尼赛斯、捷豹路虎等品牌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乘联会的数据显示,超豪华车市场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下滑幅度仍在扩大。

与此同时,传统豪华车品牌也面临着自主品牌的强烈攻势,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今年7月,豪华车零售量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零售份额也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力的暂时放缓,更是行业颠覆期的典型表现。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正在重新定义汽车的价值标准,传统豪车引以为傲的机械性能和手工传承正在被新兴品牌的智能化配置和先进技术所取代。

市场风向的转变在超豪华车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保时捷为例,中国曾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但如今却陷入了衰退。保时捷2024年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中国市场销量更是下降了28%。玛莎拉蒂和阿斯顿·马丁等品牌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销量大幅下滑,市场策略频繁调整,但仍难以扭转颓势。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加剧了超豪华品牌的困境。今年7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调整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将征收范围扩大到了90万元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乘用车。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了超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尤其是高度依赖传统燃油车型的品牌。

然而,在超豪华品牌失色之际,自主品牌却发起了“冲高之战”。长城汽车成立了超豪车事业群,计划推出超跑等新能源产品。比亚迪推出了仰望品牌,售价超过百万元的U8和U9车型备受瞩目。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尊界S800也瞄准了超豪华车市场,展现了自主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上的突破。

自主品牌的崛起不仅得益于技术层面的突破,还与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密切相关。麦肯锡的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已从“身份象征”转向“技术崇拜”。这种转变的速度远超跨国车企的适应能力,为自主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尽管自主品牌在冲击豪华和超豪华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品牌认知壁垒等挑战。例如,仰望U8虽然技术惊艳,但销量仍需时间培育。极氪品牌虽然推出了高端车型,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然而,新能源汽车时代给了中国车企百年一遇的窗口期,抓住这个机会,自主品牌有望在豪华和超豪华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