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食品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投资者关切的经营状况、原材料涨价及国际化战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数据显示,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72%,仅为3596.08万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7月份单月净利润出现了979.57万元的亏损,这是南侨自上市以来的首次月度亏损记录。
针对业绩的显著波动,南侨食品深入剖析了背后的主要原因。首先,原材料成本持续高企成为一大挑战,尽管棕榈油价格在2025年进入下行周期,但上半年依然维持高位,加之椰子油、乳制品等关键原料价格的持续攀升,显著推高了生产成本。其次,尽管公司采取了提价措施,但提价幅度未能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且提价效应的显现存在时间差,导致成本传导不畅。短期内销售端也面临压力,7月作为传统销售淡季,叠加今年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产品销售量有所下滑。
面对这些挑战,南侨食品表示将持续关注成本变动,优化供应链管理,并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期改善业绩表现。公司指出,成本压力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数据显示,棕榈油价格在2024年震荡上行,2025年虽有所下降,但上半年价格依然高于去年同期。椰子油价格涨幅更为惊人,持续刷新历史新高。同时,奶油类原料也面临着“量价齐升”的压力。
为了应对短期成本压力,南侨食品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一方面,公司将加快新品市场推广,大力发展预烤焙产品线等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完善产品布局。另一方面,公司将整合资源,积极开拓重点市场和渠道,加大成熟市场和下沉市场的深耕力度,并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公司还将优化成本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跟踪研究原材料价格趋势、调整采购节奏以及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事实上,南侨食品在产业端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布局。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推出的预烤焙产品市场反响热烈。为满足咖啡、茶饮、餐饮等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上半年在上海青浦区新设分公司,重点增设冷加工西点产能。在产能布局上,公司稳步推进广州、上海、天津三大生产基地的投资,并同步推进重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公司市场版图扩张奠定基础。在渠道拓展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经销商数量达到471家,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
海外业务拓展也成为南侨食品的重要增长点。公司针对东南亚市场推进了多项重点工作,包括搭建专业销售团队、实现多产品出口以及完成预制烘焙品在地化生产等。这些举措使得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营收实现了明显增长,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强海外生产研发布局,扩大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随着烘焙品类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中上游供应链正在加速升级迭代。尤其是冷冻烘焙品类,凭借其高标准化、操作便捷、产品形态丰富等优势,近年来迎来了快速发展。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秋季的到来和气温的下降,烘焙行业将迎来传统消费旺季。这将直接带动面粉、油脂、奶油等上游原材料的采购量增长,并可能进一步激活终端消费市场活力,有助于缓解前期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