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问界M8纯电版成都发布,家庭智慧SUV新选择售35.98万起

   时间:2025-08-26 07:16:55 来源:汽车华尔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成都举办的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问界M8纯电版正式亮相,为追求高品质纯电生活的家庭用户带来了全新选择。这款家庭智慧旗舰SUV,售价区间为35.98万元至44.98万元,共推出6款不同配置的车型。作为问界家族中的纯电力作,问界M8系列此前已累计交付超过7万辆,并在上市仅4个月后便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此次纯电版的推出无疑将进一步拓宽家庭纯电SUV市场。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对新车寄予厚望,他表示:“问界M8纯电版在空间、性能、安全、科技等方面均实现了全面进阶,为家庭用户带来了智慧出行的新选择。”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则从品牌实力与品质保障角度补充道,问界品牌累计交付已突破75万辆,通过AI赋能质量管控,实现了“确定性质量”,并联合宁德时代首创电池“厂中厂”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高交付效率与可靠质量。

问界M8纯电版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家庭出行的需求,采用高车身、长轴距布局,车身尺寸达到5190×1999×1795mm,轴距长达3105mm,为内部空间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底盘高度调节范围覆盖140mm-220mm,既能满足日常城市通行的便捷性,也能应对户外轻露营等场景的通过性需求。高车身设计还赋予其700mm的应急涉水深度,大幅提升了雨季行车安全性。

新车提供五座和六座两种座椅布局,精准匹配不同家庭结构的需求。五座版车型的二排右侧配备准零重力座椅,支持多项电动调节,让后排乘客享受云端般的舒适体验。六座版车型则搭载专属零重力座椅,一键展开即可实现腰部和腿部零压角,双扶手还能水平自适应调整,副驾座椅可一键折叠至纯平,与二排右侧座椅无缝衔接成L型豪华大沙发,满足家庭出行中的休憩需求。

在储物空间方面,新车新增149L超大前备箱,轻松容纳20英寸标准登机箱,搭配六座版392L后备箱空间,即便六人满载出行,行李也能妥善收纳。前备箱还配备实用功能,如通过箱内实体按键可一键降低车身高度50mm,方便存取物品,同时还支持电动开合、Knock-Knock开闭以及手势开启等多种智能便捷操作。

动力方面,问界M8纯电版搭载全新高压纯电动力架构,核心部件为全新华为DriveONE高压七合一电驱。相较于前代电机,该电驱体积降低13%,性能却大幅提升,电机峰值扭矩达4000N・m,最高转速22000rpm,CLTC工况驱动效率高达92.2%,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带来更强劲的动力响应。

续航与补能方面,新车全系标配华为巨鲸800V高压平台与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满电状态下长续航版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5km,轻松覆盖家庭日常通勤与中长途出游。充电速度同样出色,电池从30%充至80%仅需15分钟,大幅减少出行中的等待时间。

依托华为途灵平台的能力升级,问界M8纯电版在驾乘舒适性与安全性上实现了全面提升。新车高速120km/h实测车内噪音仅60.8dBA,为家庭成员营造安静的座舱环境。同时,新车搭载全新晕车舒缓2.0系统,有效降低乘车不适感,让家庭出行更轻松。在操控与稳定性方面,新车新增猫头鹰极致转向和横向风稳定控制等实用配置,提升操控灵活性和行车稳定性。

安全方面,问界M8纯电版表现尤为出色。新车采用八重安全设计,涵盖全域电池安全设计、全维防碰撞4.0、硬核车身结构等,从多维度构建安全屏障。电池安全方面,新车采用远超国标的安全设计标准,并通过多项极端场景测试,充分验证电池与整车的安全性能。主动安全配置上,全维防碰撞4.0系统具备超全感知能力,能检测多种障碍物并支持多种防碰撞功能。新车还新增Spotlight预警功能和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

在科技配置上,问界M8纯电版正式迈入HUAWEI ADS 4时代,将HUAWEI ADS辅助驾驶与HUAWEI XHUD华为临境抬头显示系统联动,为用户提供更清晰、直观、安全的辅助驾驶体验。座舱娱乐功能进一步丰富,车载悬浮窗新增多款语音交互游戏,让家庭出行中的碎片时间充满乐趣。外观与内饰设计上,新车推出多项全新选择,如夜紫外饰配色和松露棕内饰配色等,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豪华质感。

为回馈消费者,新车首销期推出多重购车权益,至高价值35000元,包括ADS辅助驾驶功能包补贴权益、舒享用车大礼包、辅助驾驶无忧服务权益以及限时免费夜紫外饰配色等。首销权益可叠加预订权益,鸿蒙智行其他车型车主增换购还可享受尾款减免2万元。据悉,问界M8纯电版将于9月开启批量交付,想要入手的家庭用户可重点关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