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场关于量子科技的革新风暴正在悄然兴起。作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量子信息技术,尤其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国家及北京市对量子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下,经开区前瞻性地布局了这一未来产业赛道。
经开区不仅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20余家上下游核心企业,实现了量子信息全技术领域覆盖和多技术路线布局,还出台了全市首个量子科技专项政策——“量子十条”,旨在打造完善的量子科技产业支持服务体系。这一系列举措为量子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19日,北京量子产业生态信息发布会传来重要消息,“量子信息”专利池在北京亦庄信创园正式发起。该专利池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汇聚了图灵、华翊、弧光等国内顶尖企业的专利技术。这一平台的建立,旨在通过优化专利授权机制,打破技术壁垒,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北京成为全球量子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量子信息”专利池的发起单位之一,亦庄科创凭借自主研发、国产可控的“星斗大模型”AI专利数智分析平台,为专利池的建设运营提供了全面赋能。该平台通过“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的新范式,有效提升了专利池的运营效率和精准度。依托星斗大模型旗下的“TagAI”智能数据分析与标签平台,亦庄科创实现了对首批3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的批量化智能解析问答和多维度标签标注。
在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强大算力支持下,“TagAI”智能平台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对这批专利的全文解析、三级技术分类标引和价值评估工作。这一成果不仅为“量子信息”专利池明确了入池遴选标准,还实现了分级分类管理,为专利池的后续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实践中,AI技术的应用展现了其在专利池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构建了公平、透明、量化的专利池运营新机制,还显著降低了运营难度,节约了人力成本,促进了提质增效。未来,亦庄科创将继续围绕“量子信息”专利池,发挥“TagAI”智能平台的作用,不断优化模型能力和功能,进一步推动AI与专利池运营的深度融合,为我国量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