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7月28日对一起涉及高科技知识产权的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该案被业界广泛关注,即“尊湃通讯科技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案”。据悉,这起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指导上海市检察机关办理,判决结果已正式生效,所有14名被告均未选择上诉。
案件的核心人物张某,曾是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射频芯片开发部门的负责人。离职后,他创建了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并涉嫌诱导其前团队成员和前海思员工跳槽。这些员工在离职前后,通过截屏、抄录、微信传输等手段,非法获取了海思的核心Wi-Fi芯片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被评估价值高达3.17亿元人民币。
经过深入调查,法院认定,这些非法获取的技术信息与华为的商业秘密高度一致,涵盖了40项核心技术要点,重合率超过90%。基于这一事实,法院依据“侵犯商业秘密罪”对涉案的14名人员进行了量刑。主犯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他几名关键涉案人员,如周某甲、刘某、周某乙、顾某,分别被判处5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以120万至150万元不等的罚金;剩余9名涉案人员则被判缓刑,并处罚金从2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
该案于2023年底由公安机关成功侦破,共抓获14名涉案嫌疑人,并查扣了7台存储有侵权数据的服务器。法院还裁定冻结尊湃通讯科技及其关联公司的银行账户,总金额达到9500万元人民币,并要求销毁所有涉及侵权的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