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热潮不仅吸引了整机制造商的广泛关注,其核心部件供应商也成为了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国华智能)近日宣布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也随之增加。
国华智能自2021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致力于研发高精度、高性能的机器人关节谐波减速器,旨在推动高端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进程。该公司集研发与系统集成于一体,为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上游核心零部件及下游系统解决方案。
此次小米智造基金的入股,无疑为国华智能注入了新的活力。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小米智造基金自2023年扩大规模以来,已积极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其中机器人领域尤为突出。该基金围绕“智能制造 + 具身智能”双主线,投资涵盖了传感器、精密传动、核心零部件与系统方案等多个关键环节。
在传感器领域,小米智造基金参投了坤维科技,后者主营六维力传感器,为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提供了力控核心部件。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小米智造基金则通过投资斯坦德机器人和小雨智造等企业,进一步布局工业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具身智能系统。
国华智能的创始人王广,自2014年起便专注于谐波减速器的研发。他创办国华智能后,成功攻克了谐波减速器柔轮表面改性和共轭啮合协调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为机器人关节模组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谐波减速器作为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其研发难度和成本占比均较高,是机器人整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下游市场对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机床等需求的不断增长,精密减速器市场呈现出“高端由外资主导、中低端由国产加速替代”的竞争格局。国产减速器在工业机器人中的简单搬运、上下料等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单价相对较低,但市场份额却在逐年提升。
小米智造基金之所以大力布局机器人产业链,是因为机器人被视为小米下一个必须拿下的生态入口。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临近,小米必须提前占位,以抢占市场先机。在生态闭环方面,小米提出的“人-车-家”全场景战略中,机器人作为唯一能够串联手机、汽车、智能家居三大终端的“超级终端”,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小米智造基金通过自研本体、投资与订单等方式,不断降低核心零部件价格,最终希望通过米家量级的出货量来摊平研发成本,形成价格壁垒。这一策略与小米在手机领域的“性价比+生态链”打法如出一辙。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深耕人形机器人及减速器领域,如昊志机电、五洲新春、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这些企业在推动国产减速器替代进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