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正式向八家企业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书,标志着“智能出租”业务在该市迈出实质性步伐。浦东新区率先宣布全域开放自动驾驶测试与运营,而奉贤、闵行等其他区域也将紧随其后,逐步推进开放进程。
在浦东新区,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次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乘客只需坐在后排,轻触屏幕上的“立即出发”按钮,车辆便能自动规划路线并平稳驶向目的地。在整个行程中,车辆展现出卓越的路况预判能力,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乘车体验。
据车企透露,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已确定:起租价为14元/3公里,超出部分则按每公里2.7元计费。运营时间限定在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7点半至晚上9点半,初期运营范围主要集中在金桥和花木地区。车企还强调,在获得运营证书前,每阶段都经过了严格的考核,目前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具备出色的预判能力,有效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上海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运营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期待,纷纷表示要去亲身体验一番。然而,也有部分网友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监管和保障措施。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无人驾驶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7800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河北省、江苏省的无人驾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三省总和超过2600家,占据了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无人驾驶技术在这些地区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和发展水平。
天眼查数据还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无人驾驶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4.93%。这提醒我们,在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隐患,确保无人驾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上海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相信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在未来为更多城市市民带来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