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的起伏波动中,口子窖的历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的变迁与挑战。这家曾以“兼香第一股”身份闪耀徽酒阵营的企业,近年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回溯至2015年,口子窖登陆上交所,凭借“盘中盘”与“大商制”双轮驱动策略,迅速在业界崭露头角。上市首年,其营收便达到了25.84亿元,净利润更是高达6.054亿元。到了2018年,口子窖更是实现了42.69亿元的营收和15.33亿元的净利润,稳坐徽酒行业的第二把交椅。
然而,白酒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让口子窖的辉煌未能持续。近年来,随着消费场景的剧烈变化,口子窖的业绩开始出现下滑。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口子窖实现营收25.31亿元,同比下滑20.07%;净利润7.15亿元,同比下滑24.63%。其中,二季度业绩更是大幅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8.48%和70.91%。
这一业绩滑坡不仅让口子窖失去了往日的增长速度,更让其“徽酒榜眼”的位置岌岌可危。早在2022年,口子窖便已被迎驾贡酒超越。今年上半年,迎驾贡酒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1.6亿元和11.3亿元,与口子窖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口子窖的崛起曾得益于其创新的“盘中盘”模式和“大商制”。所谓“盘中盘”,即以高端消费人群为突破口,通过餐饮终端带动大众市场。而“大商制”则是将某一区域全渠道分销权授予单一大经销商,以稳定价格体系和促进顺价销售。这两大策略曾助力口子窖快速崛起,但随着白酒消费场景的变化,它们也开始逐渐失效。
近年来,政商务宴请的减少使得“盘中盘”模式的核心驱动力减弱,婚宴与家庭消费成为主力,客单价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大商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由于终端维护和开发由经销商自行组织,口子窖对终端的掌控力较弱。在政商务宴请减少后,大经销商为了保住利润主推成熟产品,新品销售受阻。
面对困境,口子窖也曾尝试对渠道进行改革,尤其是对大经销商采取切割策略,试图将经销商为主的营销模式转变为厂家主导的模式。然而,这一转型的效果并不明显。今年上半年,口子窖的批发代理收入同比下降21.26%,降幅高于公司营收下滑幅度。虽然直销(含团购)表现出良好增长,但远远无法弥补批发代理的损失。
口子窖的困境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与其内部的营销策略和渠道管理密切相关。在白酒行业的新形势下,口子窖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强渠道掌控力,以实现业绩的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