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这片充满机遇的大陆上,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但拥有15亿人口且手机渗透率相对较低的非洲,依然被视为各大手机厂商眼中的“最后金矿”。
长期以来,传音控股(688036.SH)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自2017年超越三星后,其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50%左右,几乎成为了非洲手机市场的代名词。然而,这一稳固的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来自小米的强劲攻势。
小米自2017年进入非洲市场以来,便展现出对这片大陆的浓厚兴趣。2019年,小米专门成立了非洲业务部,并将非洲列为关键增长区域。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数据,小米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个位数迅速攀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4.4%,排名跃升至第三位,仅次于传音和三星。
小米对非洲市场的野心不言而喻。2024年9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明确表示,将加大在非洲大陆的投入。为了更有效地与传音竞争,小米内部甚至组建了一个专门的战略小组,被戏称为“打传办”或“打T办”,足见其对传音市场的重视程度。
小米在非洲的策略并非一味低价竞争,而是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提供配置更优的机型,直接对标传音的用户需求。大屏幕、大内存、长续航和快速充电等特性,正是传音此前针对非洲用户需求所打造的产品亮点,如今却被小米学以致用,用以反击。
面对小米的步步紧逼,传音也毫不示弱。据传音非洲战区员工透露,小米目前在非洲的重点市场主要集中在西非、北非和东非,尤其是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和摩洛哥等地发力。然而,在传音的一些传统强势区域,如刚果金等地,小米尚未能成功渗透。
除了小米之外,荣耀、realme、OPPO和vivo等厂商也在非洲市场虎视眈眈。这些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试图狙击传音向150-200美元价格段的突破,同时在低端市场也开始涉足传音长期主导的100美元以下市场。由于非洲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这使得超低端市场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重心和主要战场。
在多方竞争的压力下,传音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传音开始尝试向其他地理市场扩张,如亚洲、拉美等地。然而,这些新兴市场同样是小米、OPPO等厂商的大本营,竞争同样激烈。传音还试图通过发力中高端价位产品来提升盈利能力,但这一策略的效果尚待观察。
传音非洲战区的员工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业绩压力。一位员工透露,他的2024年年终奖被降低了系数,这是他第一次没有拿到足额的年终奖。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他做好了心理准备,预期今年的年终奖系数可能会更低。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传音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传音孵化了新能源两轮电动车业务,并在乌干达等地推出了TankVolt品牌。传音还与伊拉克最大的光储经销商之一达成了合作,进军伊拉克储能市场。这些新业务能否为传音带来新的增长点,尚需时间验证。
在非洲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地上,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仍在继续。传音能否守住其“非洲之王”的地位?小米等竞争对手又能否在这片大陆上实现更大的突破?这一切都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