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科学家在6G无线通信技术的探索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一项革命性的成果——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由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四年精心研发而成。该成果不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更为未来6G通信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6G网络在多样化场景下的高速传输挑战,传统电子学硬件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由于频段差异导致的硬件设计难题,使得跨频段或全频段工作成为一大瓶颈。而此次研发的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则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限,实现了从0.5GHz至115GHz全频段内的无线信号高速传输,这一国际领先的技术突破,无疑为全球6G通信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该系统不仅具备全频段兼容能力,更拥有灵活可调谐的显著优势。在通信过程中,一旦信号遭遇干扰,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动态切换至安全频段,重新建立通信通道,从而确保了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种智能化的频段切换机制,不仅提升了通信的可靠性,还有效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王兴军教授对此项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形象地将其比作一条超宽的高速公路。在这条公路上,电子信号如同车辆,频段则是车道。以往,车辆只能局限于一两个车道上行驶,而现在,则拥有了更多车道的选择空间。即便某个车道出现拥堵,车辆也能轻松换道,实现更加快速、流畅的传输,有效避免了通信“堵车”现象的发生。
更令人振奋的是,该系统还融入了AI算法,使得通信网络更加智能灵活。这种全新的AI无线网络,不仅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中稳定运行,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与环境精准感知,还能自动规避干扰信号,确保网络信号的安全畅通。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无疑将推动6G通信技术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