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片被视为精神避风港的净土正悄然发生变化。近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其“空中快线”航线上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免费飞机WiFi,这一举措在民航业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东航此次服务升级覆盖了包括上海虹桥至北京首都、广州、深圳等在内的37条热门航线。乘客只要乘坐宽体机的超级经济舱或经济舱(N舱及以上),就能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享受免费基础版WiFi服务。从起飞到降落,WiFi信号稳定,乘客可以随时收发邮件、处理文档,仿佛将办公室延伸到了万米高空。
然而,这项看似便捷的技术进步并未赢得所有人的喝彩。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表达了对这一变化的复杂情绪。一位小红书博主发帖称:“这究竟是打工人的天堂还是地狱?以后连飞机上没网这个逃避工作的借口都没了。”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吐槽:“千万别开WiFi,我只想远离微信提示音。”“飞机上是最后的宁静之地,别让我也在天上打卡。”这些声音反映出,对于许多高压工作环境下的劳动者而言,飞行中的“失联”时光是他们难得的喘息之机。
事实上,早在东航推出免费WiFi之前,就有文章探讨过飞机上网的利弊。当时,不少读者就表示担忧,认为飞机上的网络会打破原有的宁静,让本已疲惫不堪的打工人在空中也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如今,东航的这一举措似乎印证了这些担忧,让不少网友感到“最后一块净土”也被侵蚀。
有趣的是,与欧美主流旅客普遍欢迎高空WiFi不同,国内许多打工人对飞机上网持谨慎态度。对他们来说,飞行模式不仅是手机的一种状态,更是生活中难得的可以名正言顺“离线”的时刻。一旦飞机连上网,原本属于自己的那几个小时也将被工作的信息洪流重新占据,他们不得不时刻保持在线状态,以应对可能的工作需求。
除了对个人休息时间的影响外,飞机上网还可能引发机舱内秩序的混乱。有网友担心,一旦开放免费高速WiFi,机舱内可能会充斥着外放视频、电话会议等嘈杂声音,破坏原本安静的飞行环境。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在地铁、火车上,我们已经多次经历过类似的不文明行为。
然而,尽管存在诸多争议和担忧,飞机上能上网已成为大势所趋。从全球范围来看,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正在改写航空业的机上网络格局,多家国际航司已签约或排队部署星链网络。而在中国,空地互联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版的“星链计划”——千帆星座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对于航司而言,机上WiFi服务的普及无疑将提升旅客体验,吸引更多商务出行和高净值旅客。但同时,如何平衡不同旅客的需求,如何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保持机舱内的安静和秩序,也是航司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给予旅客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有权选择在线工作,也有权选择享受一段没有网络干扰的宁静飞行时光。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真正好的技术是能够让他们自由掌控连接与否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