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同时庆祝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59周年,一场以“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全国巡回展览在上海交通大学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展陈形式,全面展现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弘扬科学家精神。
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带领第一代航天人从零开始,自力更生,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11年后的10月27日,55岁的钱学森作为技术负责人,亲临现场见证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核导弹具备了实战与威慑能力,为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全国巡展以上海交通大学为起点,将陆续走进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以及科技场馆。展览通过六大单元——“战略规划 奠基伟业”“八年四弹 剑指苍穹”“两弹结合 大漠惊雷”“鹰击长空 化剑为盾”“星耀东方 曙光初现”“系统工程 走向未来”,系统回顾了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与国防科技事业铸就的辉煌成就。展品中包括钱学森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仿制件,如1991年他获得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证书、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34年国立交通大学毕业证书以及1935年赴美留学前的亲友赠言册等,完整呈现了他从毅然归国到主持“两弹一星”研制的奋斗历程。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展览特别设置了扫码观看《文物有话说》短视频的环节。通过这些短视频,观众可以聆听国家一级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深刻感受钱学森“党有所呼、我有所应,国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崇高精神风范。
除了静态展览,钱学森图书馆还推出了“钱学森精神宣讲团”主题教育活动。宣讲团由钱学森研究专家、展览策展人以及教育专员组成,他们将结合各巡展站点的地域特色和主题活动,开展定制化的教育项目。通过现场宣讲,推动科学家精神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进一步强化展览的科普教育和精神传播效果。
目前,展览已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所单位签署了展览输出协议,涵盖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甘肃科技馆等知名机构。展览还计划主动送展至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云南省洱源县第一中学等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定点学校,实现科学家精神在基层的深度传播与广泛覆盖。
此次巡展活动不仅让偏远地区和基层学校的师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与卓越贡献,也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0月,预计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历史,感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