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汽车产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转型阶段。产业法规的不断升级,为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AI大模型正加速渗透至汽车研发、制造、产品及服务的各个环节。L3级自动驾驶和Robotaxi技术更是迈入了商业化冲刺的关键时刻。电动化进程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智能化正以惊人的速度突破技术与场景边界,而全球化之路则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系列变革,行业内的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答:汽车产业的未来征途还有多远?竞争的主战场将聚焦于哪些核心领域?前进道路上最大的未知因素是什么?企业该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力,以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速?这些问题,已成为整个汽车产业“下半场”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
近日,一场汇聚行业精英的盛会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的指导下拉开帷幕,成都国际车展组委会与《汽车观察》联合主办,吸引了搜狐汽车、网易汽车、新浪汽车等60余家主流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报道,覆盖了超千万的行业受众。活动现场,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了精彩致辞与主题演讲,分享了他们对行业未来的深刻见解。
《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在活动中,通过“数独车市”栏目发布的多组数据,多维度解读了当前汽车产业的现状:新车发布数量大幅增长,新车平均售价却有所下降;销量增速持续攀升,但行业整体利润率却呈现下滑趋势;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法规政策发布密度虽高,但在政策落地的约束效力上,与美国仍有明显差距。这些数据深刻揭示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发了在场嘉宾的广泛共鸣。
在汽车智能化竞赛的赛道上,技术竞争日益激烈。激光雷达搭载数量实现从一到多的突破,单车算力向千级TOPS迈进,AI大模型参数规模跃升至千亿级。面对这样的现状,企业面临着重要抉择:是选择技术驱动路径,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提升行业壁垒,还是坚守用户驱动逻辑,聚焦真实场景痛点,打造差异化产品优势?同时,“科技平权”目标是否真正可行?智驾功能免费模式能否成为长期的商业选择?科技进步对破解行业“内卷”困局有何特殊意义?这些问题成为现场讨论的热点。
围绕这些核心问题,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主持了一场激烈的圆桌讨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车路云一体化首席技术专家杜孝平博士、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等业界领袖展开了深入探讨,为行业提供了多元的思考方向。
智能汽车产业生态模式也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趋势。部分车企坚持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战略,力求掌握产业链的核心话语权;另一部分车企则选择与科技公司深度绑定,通过优势互补快速提升产品智能化竞争力。这两种模式是否会长期并存,形成多元生态格局?还是将走向“胜者通吃”的单一结局?这些问题同样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的主持下,麦格纳斯太尔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Kurt Bachmaier、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等业界专家展开了深入探讨,从企业实践与行业趋势出发,剖析了生态模式的未来走向。
活动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和深刻见解,为这场盛会增添了诸多亮点。他们的观点不仅展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与行业发展的挑战,更凸显了思想深度对行动力度的决定性影响。这些深刻思考,必将为汽车产业“下半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道路。
在论坛的压轴环节,“2025智輅奖颁奖盛典”隆重举行。经过两届的品牌沉淀,今年的智輅奖实现了全面升级,吸引了超100家科技企业的积极参与申报。最终,27项技术成果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性、行业影响力与落地价值脱颖而出,斩获年度大奖。这些获奖成果不仅展示了智能汽车产业的最新技术进展,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