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证50指数:聚焦“小而美”,领跑科技主题宽基表现亮眼

   时间:2025-09-05 13:26:02 来源:新经济e线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A股市场如火如荼,科技投资领域更是热度飙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在众多科技赛道宽基指数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或许并非人们预期的热门选手。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八月末,创业板50指数与科创50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到了38.78%和35.63%,而令人惊讶的是,北证50指数在这一期间实现了51.69%的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科技主题宽基指数。

北证50指数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政策层面上,自2021年北交所成立以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北证50指数的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Deepseek、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产业链的爆发,也引发了中国资产的重新评估。A股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使得北证50指数的估值弹性增大,进一步推动了其涨幅。

作为北交所唯一的宽基指数,北证50指数汇聚了北交所最核心、最优质的标的。随着投资者热情的高涨,北证50指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成交额持续增长。特别是在8月18日至8月24日的一周内,北证50指数的成交额环比增长了62.92%。

在众多跟踪北证50指数的产品中,浦银安盛北证50指数基金(A类代码:024743;C类代码024744)备受瞩目。该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方法紧密跟踪北证50指数,费率结构为0.5%管理费+0.1%托管费,管理费在同类产品中处于最低水平。

北证50指数的一大特色在于其聚焦“小而美”公司,成分股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54%,远超科创50和创业板指等其他宽基指数。北证50成分股还覆盖了AI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医美+创新药产业链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等多个热门领域,集合了众多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小巨人企业。

从市值角度看,北交所企业平均市值显著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北证50指数呈现出小微盘风格,其成分股的平均总市值和平均自由流通市值均低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主要宽基指数。尽管北证50指数的市值风格介于中证1000与中证2000之间,但其表现却远超同为小微盘指数的中证1000和中证2000。

北交所的在审公司质地良好,北证50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不断吐故纳新,为指数提供了持续的新鲜血液。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报显示,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趋稳回升但盈利依然承压的背景下,北证50成分股公司普遍表现优异,业绩领跑。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8月31日,北交所274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73家披露了半年报。尽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但收入和盈利增速均较2023-2024年有所回升,整体业绩表现呈现出转暖趋势。相比之下,北证50指数成分股中,近七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为正,近六成公司净利润增速同比正增长。

在北证50指数成分股中,多达42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正,占比超过八成。其中,锦波生物以23.79%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居首位,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2.43%和26.65%。开特股份、长虹能源、同力股份等公司也表现出色,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1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近期,北证50指数的成交额不断攀升,进一步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有市场人士指出,从历史情况来看,北证50指数的行情与其成交额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北证50指数的表现值得期待。特别是在指数关键点位突破后,赚钱效应将进一步强化,吸引增量资金的涌入,推动指数继续上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证50指数作为波动较大的品种,投资者在参与时需谨慎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状况。建议投资者采用核心-卫星策略进行配置,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同时,也可以结合网格交易策略,根据指数波动灵活调整仓位,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鉴于目前市场上多数投资北交所的公募基金处于限购状态,浦银安盛北证50指数基金因其不限购的特点,成为了个人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的一个较好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