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工业大学的实验室里,一位30岁的电力电子技术研究者用50万元积蓄开启了创业征程。这位来自浙江萧山的大学教师曹仁贤不会想到,27年后他创立的阳光电源将改写全球能源装备产业格局,市值一度逼近3000亿元大关。
从1998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阳光电源在创始人曹仁贤的带领下,完成了从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到全球储能龙头的蜕变。2025年9月5日,公司股价单日暴涨16.67%,报收135.34元/股,成交额突破217亿元,市值创下2806亿元的历史新高。近一周涨幅达35.52%,动态市盈率从7月的不足10倍飙升至18倍,曹仁贤个人持股市值随之升至854亿元。
全球化布局成为阳光电源的制胜关键。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占比从2023年的35%跃升至58.3%。在欧洲市场,公司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逆袭:2023年特斯拉Megapack占据28%市场份额时,阳光电源仅占10%;到2025年,阳光电源以35%的市占率完成反超。北美市场份额从5%提升至12%,中东市场则保持48%的绝对主导地位。
面对数据中心能源需求的爆发,阳光电源再次展现战略前瞻性。公司新成立的AIDC事业部将电源技术与数据中心需求结合,尽管尚未签订客户,但管理层对技术协同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15GWh,2030年更将飙升至300GWh。
资本运作方面,阳光电源正推进港股上市计划,拟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此前公司已宣布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GDR,募资上限48.22亿元投向储能装备和海外产能扩建。匈牙利15GWh基地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泰国20GWh工厂已启动规划,海外产能布局进入加速期。
券商研究机构普遍看好阳光电源的持续成长。长江证券电新团队指出,美国市场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欧洲、澳洲等非美市场逐步兑现爆发,国内独立储能和海外工商储市场也将助力利润增长。多家机构维持推荐评级并调高目标价,认为公司"戴维斯双击"效应将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