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低空经济安全保障迎新进展:15分钟提前预警助力无人机安全飞行

   时间:2025-09-06 20:54:15 来源:新华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上,一项针对非管制空域航路危险天气的短临预警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科研团队开发的系统能够提前15分钟精准预测无人机颠簸风险,为低空飞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全国多地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低空物流、工业巡检、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然而,气象条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日益凸显。据统计,近三分之一的低空飞行事故与危险天气直接相关,如何提升气象预警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气象局边界层气象重点创新团队在此次研讨会上发布了三项创新成果,包括高精度航危天气智能感知预警技术、安徽江淮边界层大气参数数据集以及合肥低空气象服务平台。这些成果初步实现了对非管制空域危险天气的精准识别和早期预警。

G/W类非管制空域位于大气边界层底部,是低空经济的主要活动区域。该区域受城市热岛效应、建筑绕流、人为热源及复杂地形共同影响,风场紊乱、湍流多变,微尺度天气现象频发,显著增加了低空飞行风险。传统气象监测和预警技术难以满足这一区域对高精度、智能化感知的需求,制约了飞行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

针对这一难题,科研团队融合多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方法,优化深度学习模型,开发了垂直起降点上空的无人机低空颠簸短临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分析气象数据,能够提前15分钟准确预测颠簸风险,大幅提升了中小尺度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作为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率先将“安徽江淮边界层大气参数数据集”接入低空飞行管理平台。这一数据集通过精准感知边界层气象参数,有效发挥了预警低空危险天气、延长适飞窗口的作用,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供了科学支持。

专家表示,随着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气象保障技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此次发布的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非管制空域的飞行安全水平,也为未来低空经济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