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第三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合肥启幕 共商小行星开发防御合作新篇

   时间:2025-09-07 02:09:16 来源:贝壳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9月4日至5日,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这场以“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为核心议题的国际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代表参与,其中包括驻华大使、国际组织负责人、航天机构代表及科研院所专家。与会者围绕小行星探测技术、行星防御策略及地外资源开发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人类深空探索的未来路径。

会议期间,我国宣布将启动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旨在通过实战化演练提升对近地天体的防御能力。这一计划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被视为构建全球行星防御体系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深空探测实验室与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7个新国际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进一步扩大。作为首家落户合肥的国际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还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跨国技术协作奠定基础。

大会向全球伙伴发出联合倡议,呼吁在地面联合监测、设备联合研制、载荷搭载共享及科研成果互通等领域深化合作。倡议强调,通过构建多边协作机制,共同应对小行星撞击风险,同时开发小行星资源,推动深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小行星不仅是潜在威胁,更是蕴含铁、镍、铂族金属及水冰等战略资源的“太空宝库”。他透露,主要航天国家已将小行星资源开发列为优先方向,相关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据悉,本次会议共设置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及技术展览等环节,涵盖小行星轨道计算、动能撞击防御、原位资源利用等20余项议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商业航天兴起,小行星探测已从科学探索阶段迈向资源开发阶段,亟需建立国际通行规则。我国提出的“防御-开发-共享”三位一体合作模式,为破解技术壁垒、平衡利益分配提供了新思路。会议成果将纳入《全球深空探测合作路线图》,为未来十年国际协作提供框架性指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