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纳斯达克新规收紧:中概股赴美上市门槛提高,港交所或成新选择?

   时间:2025-09-09 04:13: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纳斯达克交易所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公司IPO及上市维持条件的新规定,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次新规主要聚焦于三大方面:提高新公司上市门槛、加速不合格企业退市速度,以及明确对中概股的公开发行募资要求。

根据新规,未来以“盈利标准”申请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其公众持股市值不得低于1500万美元。与此同时,对于出现经营问题且市值持续低于500万美元的企业,交易所将直接启动加速停牌甚至退市程序。针对主要业务位于中国的企业,纳斯达克明确要求其IPO公开发行募资额必须达到2500万美元,这一标准与总融资额无关,仅针对公开发行部分。

此次规则调整的背景,与近年来部分中国小型企业通过“拉高抛售”手段操纵市场密切相关。这类企业IPO融资规模较小,但上市后股价短期内暴涨数十倍,随后又迅速暴跌,导致大量投资者受损。纳斯达克通过此次新规,旨在遏制此类市场乱象,维护交易秩序。

事实上,关于中概股2500万美元募资额的要求并非首次提出。2020年,纳斯达克曾对“受限市场”(包括中国在内、PCAOB无法审查审计底稿的地区)企业提出类似标准,但当时未明确是总融资额还是公开发行募资额。2021年,中国证监会批准相关要求后,具体执行细节一直未予明确。此次新规不仅直接针对中概股,还明确了IPO募资额标准,并设定了具体执行时间。

目前,新规已提交美国证监会审批。一旦通过,新的上市标准将立即生效,正在IPO流程中的企业有30天过渡期,之后全部按新规执行;加速退市部分预计在批准后60天正式实施。新规还规定,若公司股价连续10天低于0.1美元,即使未进入整改期,也将直接停牌并加速退市。

此次规则收紧对中概股影响显著。Wind数据显示,当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共411家,其中338家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占比超80%,包括拼多多、网易、京东、百度、理想、哔哩哔哩等知名企业。按市值划分,低于500万美元的中概股约有36家,市值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的约有46家。这意味着,退市风险将主要集中于低市值、成交不活跃的企业。

对未来赴美IPO的中概股而言,新规将大幅提高上市门槛。今年以来,在美股市场上市的21只中概股中,仅有元保、霸王茶姬和亚盛医药三家首发募资总额超过2500万美元,其余企业均未达标。这一变化可能迫使更多中概股重新评估上市地点。

在此背景下,港交所(00388.HK)作为中概股重要上市地,或迎来潜在机遇。近年来,港交所持续优化中概股上市机制:针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和新经济企业,推出“18A章”“18C章”等特殊上市通道,降低盈利门槛;2023年以来,简化“双重主要上市”流程,吸引京东、网易、百度等企业回流港股,形成“美股+港股”双重上市格局。

纳斯达克新规设定2500万美元公开发行募资硬门槛,叠加加速退市规则,可能促使部分募资规模不足但业务基础稳固的中概股转向港交所。港股市场对首发募资额要求更灵活,且监管环境更贴合中概股运营背景。港股通机制的不断优化,使内地资金成为中概股重要支撑,进一步增强了港股市场的吸引力。

然而,港交所也面临挑战。随着赴港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企业质量分化”问题可能凸显。部分原本瞄准纳斯达克的小型中概股,存在盈利不稳定、业务模式不清晰等问题。若港交所为吸引企业而放松审核标准,可能导致“带病上市”企业增多,损害市场声誉。同时,即便企业顺利上市,若后续经营不善,也可能面临股价低迷、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最终沦为“仙股”。

对投资者而言,在港交所可能迎来中概股上市热潮的背景下,需警惕相关风险。首先,应重点关注企业基本面,深入分析营收结构、盈利前景和核心竞争力,避免被“概念炒作”误导,尤其要警惕业绩波动大、依赖单一业务的小型企业。其次,需留意企业上市模式和合规情况,包括股权架构、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以及是否符合港交所持续上市要求。最后,应理性看待“中概股回流”热度,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估值合理、质地优良的标的。

港交所自身也需主动作为,在吸引上市资源的同时守住“质量底线”。例如,可进一步优化上市审核流程,加强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合规性的核查,从源头筛选优质企业;同时,完善退市机制,对长期经营不善、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及时启动退市程序,避免“僵尸企业”占用市场资源,维护港股市场健康生态。只有做到“宽进严管”,港交所才能真正承接纳斯达克新规带来的机遇,成为中概股更可靠的上市地,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安全的投资环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