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汽总裁贾健旭“亲力亲为”:深度参与四款新车开发,力推自主品牌转型破局

   时间:2025-09-09 17:21:52 来源:晚点LatePost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汽集团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与改革,其中大乘用车板块的整合尤为引人注目。自贾健旭去年7月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以来,他便以年轻有为的姿态,深入参与到乘用车业务的核心决策中,亲自操刀名爵MG4、尚界H5、荣威M7以及智己LS9等新车的开发工作。

据接近大乘用车板块的知情人士透露,贾健旭每周都会密切关注这四款产品的开发进度与状态,对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给出诸多细节上的改进建议,如座椅调节角度等内饰优化。这些建议迅速得到执行,甚至为了给产品改进留出更多时间,名爵MG4与荣威M7的上市计划都曾被推迟。

除了对现有产品的深度参与,贾健旭还对尚界项目组的后续新车开发保持高度关注。除了首款车型H5,他每周都会过问接下来两款新车的项目进度与重点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这一系列举动,对于上汽集团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以往,上汽集团总裁更多关注集团层面的业务,对乘用车的资源投入和关注度相对有限。然而,面对销量连年下滑的危机,尤其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营收主力销量大幅下滑,上汽不得不做出改变。去年,上汽更是因销量不敌比亚迪,失去了蝉联18年的国内销量冠军宝座。

贾健旭的亲自下场,被上汽内部视为短期内最有效的改革方法。他上任后不久,便在年中干部大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内部存在的弊病,并明确了各个业务板块的发展方向。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与华为的合作,使尚界成为最后一个搭上华为智选车“快车”的品牌,并大范围任用年轻干部,启动大乘用车板块的整合,亲自挂帅出任大乘用车总经理。

在产品侧,上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贾健旭认为,过去上汽竞争落后的主因是“离用户太远”,长期的合资文化让上汽丧失了定义产品、发现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为了补齐这些短板,上汽正在向华为学习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流程,试图通过流程再造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位上汽研发员工表示,IPD与IPMS流程要求从纵向管理改为横向管理,不同部门人员汇聚在一个项目组,相应的汇报关系与奖惩机制需要理顺,思维习惯也需要转变。项目组里不同部门的人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产品经理希望落地创新需求,但部分研发工程师希望少改动、沿用平台化方案,而项目经理则更关心项目能否按时交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创新需求推进的阻力。

尽管如此,上汽的改革仍在稳步推进。大乘用车板块作为上汽自主品牌的核心据地,整合了上汽乘用车公司(即荣威、名爵、飞凡品牌)、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五家公司,旨在通过促协同来重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术上保持领先性的国内市场,合资品牌调整尚需时日,更凸显了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今年前8个月,上汽自主品牌的销量表现逐渐向合资品牌靠拢。上汽乘用车公司累计销量达50.23万辆,同比增长17.65%。同期,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的销量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作为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核心,名爵与荣威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产品真空期。为了改进现有新品,上汽将半固态电池的首发放在了MG4上,使其成为行业内首个批量装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并首次将半固态电池带入10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荣威M7则拿出了比同级插混车型更大的电池,纯电续航达到160km,增加了手车互联与副驾折叠功能。

与此同时,上汽在销售侧的改革也初见成效。受益于集团的促销政策与新媒体获客的推行,过去大半年,上汽乘用车在缺乏爆款单品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销量的稳步增长,渠道的信心正在逐步增强。

对于尚界H5而言,贾健旭的亲自下场更是具有破除与华为合作障碍的重要意义。他在与余承东的合体直播中表示,如果第一辆车的合作出现矛盾,他将亲自出面解决,以确保整个团队的工作不受影响。尚界H5已于8月25日开启预售,并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响应,两周小订突破8万台。

与华为的顺利合作,也有助于上汽加快改革的进程。上汽已派出了多位年轻干部常驻尚界项目,这些干部的任务之一是向华为学习先进经验。目前,上汽已为尚界建立了一个接近3000人的独立团队,并承诺尚界专属团队规模将达到5000人。尽管现阶段的改革还不完善,但已经比过去好多了,对华为以及外部人才的接纳为上汽内部注入了新鲜血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