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无人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之际,一场关于生态化建设的变革正悄然展开。九识智能近日推出首款面向重货运输市场的L5无人车,载重能力达1800公斤,标志着其产品矩阵从轻型快递场景向大宗物流领域延伸。与此同时,该公司宣布启动ADS中心战略计划,通过整合销售、租赁、售后等全链条服务,构建智慧城市物流融合体。
这款L5无人车搭载L4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采用轻地图方案实现动态路径规划,突破了传统无人车依赖固定路线、调整困难的局限。据九识智能副总裁张旭琛介绍,新车专为商超供应链、工业配件、轮胎汽配等重载场景设计,载重能力较现有Z系列和E系列车型提升一倍。"相当于从微型货车升级为微卡级别,行驶里程和场景适应性显著增强。"他透露,城市配送中4.5吨轻卡占比达40%,未来将作为重点突破方向。
技术通用化成为九识智能降本增效的关键。张旭琛指出,Z、E、L三大系列共享传感器布局、计算单元等底层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迭代。"设计新产品无需从头开发,只需更新特定模块即可。"这种策略使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成本降低25%。目前公司全系产品交付量已突破7000台,形成规模化应用基础。
行业生态的变革不仅体现在产品端。九识推出的ADS中心采用"线上主导+线下服务"模式,整合试驾、销售、租赁、维修等业务,形成覆盖售前到售后的服务网络。张旭琛解释:"部分客户倾向轻资产运营,我们提供租赁服务;另有客户希望完全托管,我们可承接运营类似货拉拉的业务。"这种灵活模式已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试点。
物流无人车的商业化进程正从快递领域向多场景渗透。上海交通大学杨旸教授认为,无人配送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24小时服务能力,正在重塑行业生态。数据显示,快递网点采用无人车后,单票配送成本下降18%,时效性提升25%。随着技术成熟,冷链物流、应急物资运输等新市场成为竞争焦点。
追溯行业技术源头,百度Apollo开源平台扮演了重要角色。九识智能CEO孔旗透露,公司核心技术架构基于Apollo开源框架自主研发。2017年百度发布的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源系统,打破了Waymo、特斯拉的技术垄断,培育出地平线、文远知行等30余家自动驾驶企业。据统计,国内该领域超60%的核心技术人员均有百度Apollo工作经历。
"开源系统避免了行业重复开发,使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快速接近国际水平。"九识联合创始人潘余昌在智能交通论坛上表示。以九识为例,其创始团队中的孔旗、崔霄等人均来自百度系,2016年曾主导完成百度自动驾驶核心模块搭建,并在加州完成首次路测。
数据积累成为技术迭代的核心驱动力。孔旗强调,中国复杂的路况环境为自动驾驶训练提供了宝贵场景。通过7000台无人车的商业化运营,九识已构建起涵盖城市道路、工业园区等300余种场景的数据库。"真实道路数据是算法优化的基石,每天新增的运营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两圈。"
同济大学暨育雄教授指出,海量真实数据能暴露长尾风险场景,驱动感知系统提升传感器协同能力,使决策算法更接近人类驾驶习惯。数据显示,采用动态数据训练的无人车,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准确率提升42%,异常事件处理时间缩短至0.8秒。
随着技术成本持续下降,无人车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某头部快递企业测算,采用租赁模式后,单台无人车年均使用成本较人工配送降低3.6万元。这种经济性促使更多行业展开试点,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已部署20台L5无人车,实现厂区到物流中心的自动化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