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的商品搜索功能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近日,部分用户发现淘宝主搜索页右下角新增了一个“AI”图标,这标志着淘宝正在内测一款名为“AI助手”的智能工具。该工具通过多轮对话引导用户明确购物需求,进而精准筛选商品,提供“文字+商品”的混合推荐,帮助用户完成选购决策。
这款AI助手并非淘宝在搜索领域的首次尝试。早在8月中旬,淘宝已低调上线另一款AI产品“AI万能搜”。与专注于商品筛选的AI助手不同,AI万能搜更像是一款内置于淘宝的生活消费类大模型工具,不仅具备思维链功能,还能提供商品以外的多模态内容信息,如知识科普、使用建议等。
两款产品均隶属于淘宝“搜推智能产品事业部”。据内部人士透露,团队在AI搜索环节对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进行了大量专业优化。传统搜索引擎通常采用“单轮需求+召回+排序”的链路,而AI搜索则通过大模型技术深入理解用户意图,并利用Agentic技术架构拆解、规划、反思问题,最终提炼出核心信息展示给用户。
在多轮交互模式下,淘宝特别优化了用户需求的“定位能力”。团队设计了一个上下文管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在两个产品内的所有信息,确保能随时定位到最关键的需求点。这一设计使得AI在引导用户时更加精准,避免了信息过载或偏离主题的问题。
目前,这两款AI产品的商品曝光逻辑与淘宝普通搜索一致,且均未承担商业化指标。淘宝对此持谨慎态度,显然希望在充分测试后再推进商业化进程。
以AI助手为例,用户输入品类关键词后,右下角会弹出“AI助手”图标,点击“帮我挑”即可进入多轮对话模式。例如,当用户搜索“咖啡”时,AI助手会主动询问口味偏好、温度偏好及余味要求,类似线下导购的提问方式。测试显示,AI助手能精准切入咖啡的产品分类,如风格导向咖啡豆种类,温度导向制作方法,余味导向风味特征。
在具体需求测试中,AI助手展现了较强的决策辅助能力。当用户提出“咖啡,经典传统风格,中深烘焙,作为中秋礼物送人,要求日期新鲜,有线下门店的品牌,预算100-500”的复杂需求时,AI助手首先以“便携分类”给出挂耳咖啡和咖啡豆的选择,随后在二次搜索中进一步区分意式和美式风格,并提示用户考虑礼物目标人群的偏好。尽管响应时间约10秒,且卡片入口需下滑屏幕两次才出现,但其精准筛选和创新导购的交互方式仍获得好评。
相比之下,AI万能搜的适用范围更广。该功能已在8月全量上线,用户可在搜索框左侧滑动切换至AI模式。测试中,当用户询问“10岁公蓝猫未阉割,主要吃ZIWI罐头,不喜欢运动,出现泪痕和斑秃,需要增加什么食物或补剂”时,AI万能搜首先建议咨询兽医,随后在调整问题后给出饮食调整建议和喂养技巧,并推荐相关商品。值得注意的是,AI万能搜能结合用户的购物偏好和历史记录进行推荐,如根据用户曾搜索的苹果配件推荐相关产品。
在另一项测试中,当用户以“即将开学的研一新生需要买什么”为题时,AI万能搜的思考时间延长至45秒,但推荐内容更具系统性。它从科研工具(如知网、电脑)延伸至学习文具和生活用品,甚至给出预算分配建议,展现了AI在复杂需求下的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