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上,跨境电商领域成为焦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和产业融合成果集中亮相,勾勒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参展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构产业链,从智能仓储到跨境支付,覆盖物流、金融、营销等全环节,为行业降本增效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实践成为展会亮点。多家企业通过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将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实现从“代工出口”到“品牌出海”的跨越。例如,某家居企业借助AI选品系统优化海外产品线,结合本地化营销策略,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这种“实体经济+数字贸易”的融合模式,正成为外贸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绿色转型成为行业共识。多家物流企业推出可降解包装材料、低碳运输方案,某快递公司展示的太阳能配送车,单趟运输碳排放较传统车型降低40%。这些创新不仅响应全球碳中和目标,也通过降低长期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据参展企业透露,采用绿色供应链后,客户复购率平均提升15%。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国现存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达3.3万余家,仅今年前8个月新增注册量就突破1万家,同比增幅达194.1%。从地域分布看,广东以1.2万家企业领跑全国,浙江、山东紧随其后,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产业集群。值得关注的是,42%的企业成立时间不足1年,显示行业仍处于高速扩张期。
企业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天眼查数据显示,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达68%,反映出中小微企业是行业创新的主力军。这些企业通过灵活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例如某初创公司开发的AI客服系统,已服务超过2000家跨境卖家,将海外客服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2小时。
作为商业数据服务领域的标杆平台,天眼查通过整合工商、股权、风险等多维度信息,构建起跨境电商产业全景图。其推出的“股权全景穿透图”功能,可实时追踪企业资本动向;“最终受益人”查询则帮助识别潜在经营风险。这些工具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行业研究者提供了精准的决策依据,助力把握产业脉搏。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RCEP等区域合作深化,跨境电商正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企业需在供应链韧性、合规能力、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而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将成为核心优势。服贸会展示的诸多案例表明,中国跨境电商已从“规模扩张”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为全球贸易数字化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