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六部门重拳出击整治车圈网络乱象,精准打击非法牟利等违规行为

   时间:2025-09-11 15:30:16 来源:汽车公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启动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非法牟利、虚假宣传、恶意诋毁等三大类网络违规行为。此次行动通过多部门协同监管、精准打击重点问题、构建长效治理机制等措施,直指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暴露的网络生态顽疾。

整治行动剑指三大核心乱象:非法牟利行为聚焦"网络水军"产业链,部分机构利用AI技术批量生成虚假内容,通过操纵话题、伪造流量获取不正当利益;虚假宣传乱象暴露车企数据造假,某品牌被曝要求员工"自愿"下单刷单,供应商透露单人为某车型支付20余笔意向金,更有车企将可退订的"小订"数据包装成实际销量;恶意诋毁行为则呈现组织化特征,竞争对手通过"黑公关"联动发布负面信息,甚至车企高管亲自下场"拉踩"引战。

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成为此次整治的突出亮点。工信部、公安部等六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形成覆盖内容生产、传播平台、终端用户的全链条监管。专项通知明确要求网络平台承担主体责任,需在72小时内处理涉企侵权信息,建立争议标签、一键关联辟谣等功能,严控生成式AI技术滥用。

行业乱象背后折射出深层次发展困境。数据显示,2025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平均降价近2万元,降幅达15%,部分车型价格腰斩导致全行业亏损销售。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跌至3.9%,创十年新低。在价格战白热化、市场格局重构的压力下,部分企业选择铤而走险,通过数据造假、网络攻击等手段争夺生存空间。

消费者成为网络乱象的最大受害者。质量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车辆故障投诉占比持续攀升,7万元以下新能源车型普遍存在减配气囊、取消OTA升级等问题。某机构检测发现,部分低价车型为压缩成本,采用低成本电子控制器,导致车机系统频繁死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此次整治行动同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要求企业每月提交网络行为自查报告,平台需设置24小时涉企侵权投诉通道。监管部门将定期发布网络生态治理白名单,对合规企业给予流量扶持,形成"惩恶扬善"的鲜明导向。行业分析师指出,清朗的网络空间将倒逼企业回归技术竞争本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