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CEO、蚂蚁数科董事长韩歆毅首次就通证经济话题发表公开观点。他指出,通证若仅作为虚拟世界的价值存储与投机工具,其发展空间将极为有限,唯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构建可持续的生态体系,释放真正的经济价值。
韩歆毅提到,当前全球Web3原生资产规模已突破3.8万亿美元,但其中超过90%仍集中于投机交易和价值存储,与实体产业的结合程度不足。这种“内部循环”模式导致通证经济难以突破价值瓶颈。蚂蚁集团作为行业探索者,近年来通过RWA沙盒实践,将技术重心放在真实价值锚定上,致力于推动实体经济的高效流通与价值互联。
对于通证经济的未来,韩歆毅认为行业正迎来“破晓时刻”。这一判断基于技术、资产与场景三方面的成熟:区块链基础设施在性能与可扩展性上持续突破,AI与IoT的融合催生了大量适合通证化的产业资产,零知识证明等隐私计算技术则推动了信任模式的数字化升级。在应用层面,资产通证化正从金融领域向新能源、算力等实体行业拓展,通证支付也从加密资产交易场景延伸至C端消费和B端支付领域。
韩歆毅特别强调,“资产通证化”与“通证支付”是Web3领域的两大核心增长引擎。前者通过将实体资产数字化,为产业融资提供新渠道;后者则通过扩展支付场景,提升价值流通效率。两者看似独立,实则互补,未来将融合为支撑实体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为支付结算和价值流通注入新动能。
在风险防控方面,韩歆毅明确表示,通证经济的探索必须将价值创造与风险防控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他重申蚂蚁集团的底线:不发行虚拟币,不参与任何炒作行为;专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而非颠覆行业;致力于创造增量价值,而非争夺存量市场。“合规是创新的生命线,”他强调,“当前行业对价值和风险的理解仍不充分,需要长期探索,行稳致远比单纯追求速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