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自2021年2月抵达火星杰泽罗陨石坑以来,持续在这片被认为曾是远古湖泊的区域内开展探测。近期,科学家通过分析其采集的样本,发现了一系列可能指向生命存在的线索,但明确结论仍需等待样本返回地球后的深入研究。
研究团队在杰泽罗陨石坑西缘的“内雷特瓦谷”富黏土泥岩区域,发现了一种富含磷酸铁和硫化铁的微小矿物结核。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行星科学家乔尔·胡罗维茨指出,地球上类似沉积物中的这类矿物,通常是微生物代谢有机物后产生的副产品。然而,他同时强调,这些矿物也可能是无机化学反应的结果,需进一步验证其生物学起源。
“毅力号”的探测重点集中于内雷特瓦谷北缘的“布莱特安杰尔”岩层,其中一块名为“切亚瓦瀑布”的岩石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岩石表面分布着毫米级的斑点,周围环绕黑色圆环,经分析含有铁和磷酸盐成分。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天体生物学家大卫·弗拉纳里表示,地球上类似特征常与地下微生物化石记录相关,但火星上的发现尚无法直接归因于生命活动。
2024年7月,“毅力号”对“切亚瓦瀑布”岩石进行了钻孔采样,获取的第25份样本被命名为“蓝宝石峡谷”。项目研究科学家摩根·凯布尔形容该样本“充满神秘”,其化学信号可能指向有机物参与的反应,但无法确定是否与生命直接相关。新研究进一步揭示,布莱特安杰尔岩层中的矿物特征与有机碳存在关联,且形成于沉积后的低温环境,暗示可能发生过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
美国加州山景城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 Institute)的贾尼斯·毕晓普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马里奥·帕伦特在同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指出,火星岩层中的还原态磷酸铁和硫化铁与有机化合物相关,这一现象与地球上微生物驱动的硫酸盐还原反应类似。他们推测,若远古火星存在微生物,可能通过类似机制将硫酸盐矿物转化为硫化物。
研究还发现,岩层中的绿色斑点可能含有蓝铁矿,这种矿物有助于理解火星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类型。尽管多项证据支持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但科学家反复强调,仅凭火星车现有设备无法最终确认生命存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毅力号”项目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指出,当前探测已接近设备能力极限,更深入的分析需依赖地球实验室的精密仪器。
目前,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因预算限制和技术复杂性陷入停滞。截至目前,尚未确定将样本管送回地球的具体时间表。科学家们强调,在火星与地球相隔约2.25亿公里的真空环境下,对微小岩石样本的分析能力存在天然局限,而返回样本的实验室研究或为揭示地外生命可能性提供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