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上,北京市正式推出《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2.0”),明确提出到2026年底将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扩展至1000家,通过动态评估机制实现成员的优胜劣汰。这一目标旨在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自2023年5月启动以来,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已吸引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及投资五大领域的280余家企业加入。通过梳理32个细分场景需求,该计划为成员企业提供了约8500P的算力支持,并与超百家创投机构建立合作。截至目前,已形成近200个行业大模型应用案例,覆盖金融、政务、文旅、医疗等十余个领域,推动4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
伙伴计划2.0在原有框架基础上,创新构建“1+10+X”服务体系。其中,“1”代表以产业供需对接为核心;“10”指实施芯模适配、数据流通等十项能力提升工程;“X”则通过能力推广矩阵扩大影响力。计划新增“城市行”与“AI产品体验计划”,向国内重点城市、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成员及京津冀区域提供免费AI产品服务,加速技术普惠。
为保障计划实施,北京市经信局推出多项配套政策,包括算力券补贴、数据要素市场示范奖励、中小企业服务券等资金支持措施,以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专项政策。这些举措将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优化创新生态。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刘维亮指出,北京将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窗口期,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重点研发智能体等前沿产品。同时,通过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和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强化要素保障,并率先探索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方案,实现技术突破与风险防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