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云王坚:AI时代开源内涵巨变,资源开放成竞争关键,太空探索迎新机

   时间:2025-09-12 00:02:20 来源:财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举办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围绕AI时代的技术变革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开源的内涵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从传统意义上的“源代码共享”升级为“资源开放”,其中模型权重的开放成为核心特征,这实质上是对数据与计算能力的共享。

王坚以近期国际动态为例,强调这一变革的紧迫性。今年1月,美国出台AI出口管制政策,首次将模型权重纳入限制范围;同期,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公开承认,在开源问题上“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这些事件表明,资源开放已成为全球AI竞争的关键因素。

追溯技术发展史,王坚提到,资源开放的理念并非新生事物。互联网时代,网景浏览器的开源曾引发行业剧变,而科学探索领域早已存在资源共享的实践。他进一步解释:“模型权重开放意味着,开发者无需重复投入巨量计算资源,因为已有主体承担了这部分成本。但这不意味着计算本身失去价值,相反,构建更先进的模型仍需持续投入。”

针对当前开源模式的局限性,王坚提出,仅共享源代码已无法解决AI时代的问题。数据与计算资源的开放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环境。他建议用“open resource”替代传统“open source”的表述,尽管两者中文均译为“开源”,但内涵已发生质变。

在太空技术领域,王坚透露了之江实验室的突破性进展。今年5月,实验室通过“三体计算星座”项目,将12颗卫星同步送入轨道,并在卫星上部署了完整的80亿参数AI模型。这一系统实现了卫星间的实时数据互联与处理,标志着太空AI应用的重大突破。

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星座计划向全球开放卫星资源。王坚表示,此举不仅可解决诸多技术难题,还将支持深空探索。科学家已规划将卫星送至日地拉格朗日L5点(距地球与太阳各1.5亿公里),为未来火星任务提供计算与AI支持。他强调:“人类走向深空的征程中,计算与AI是不可或缺的伙伴,这正是未来二十年最激动人心的方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