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郑州航空港先进计算领域迎新动态:一期创业投资基金落地,出资超5亿

   时间:2025-09-12 00:20:0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内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总额达数亿元人民币。该企业凭借在废旧电池资源化领域的创新技术,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其全国布局和技术升级。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多个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基地,年处理能力超过10万吨。其自主研发的“无害化破碎-湿法冶金”工艺,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回收率提升至98%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其提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服务。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扩大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计划在华东、华南地区新增3个处理中心;二是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固态电池回收技术;三是完善数字化回收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公司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从‘回收处理商’向‘循环经济服务商’转型,未来三年将投资建设10个区域性回收网络。”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据预测,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量将达120万吨,但当前正规回收企业产能不足30%,市场存在巨大缺口。该企业此次融资恰逢其时,其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已启动海外布局计划。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其全资子公司已在德国注册成立,将针对欧洲市场建立本地化回收网络。这与欧盟《电池法规》中提出的电池回收责任制度高度契合,预计明年可实现首批欧洲退役电池的跨境回收。

在环保效益方面,该企业每处理1万吨废旧电池,可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相当于种植66万棵树。其生产的再生材料已通过多家国际车企认证,进入特斯拉、宝马等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近三年营收年均增长率达120%,2023年净利润突破1.5亿元。

本轮融资领投方代表表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企业当前的技术壁垒,更是其在电池循环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电池回收将成为万亿级市场,这家公司有望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目前,该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其“电池银行”模式已获得多项专利。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电池残值保险,与物流企业共建逆向物流体系,形成了覆盖“回收-检测-拆解-再生”的全产业链闭环。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重资产运营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将构建更深的竞争护城河。

随着资本市场对环保产业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电池回收领域正迎来投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行业已发生12起融资事件,总额超30亿元。分析认为,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具备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