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调行业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商战”,格力与小米之间的这场风波,因一则误判引发全网热议,甚至被网友戏称为“年度最尴尬商战”。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格力市场总监朱磊的一条微博。他发现,近期网络上突然涌现大量短视频,内容均以“小米1.5匹空调不到1700元,格力要3000多元”为开头,随后话锋一转,强调“格力用料扎实、技术领先、品质可靠,贵有贵的道理”。朱磊认为,这些视频是小米雇佣的“黑公关”行为,试图通过对比价格贬低格力。
愤怒之下,朱磊连发两条微博,其中一条甚至引用金庸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岳不群”暗讽小米负责人,称“群,你知道答案吗?”。此举迅速引发网友关注,许多人猜测这是格力对小米的公开宣战。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反转。眼尖的网友发现,朱磊挂出的“黑公关”视频,实际是格力经销商或忠实粉丝自发创作的宣传内容。这些视频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提及价格差异,再强调格力的品质优势,本质是为格力辩护。

更尴尬的是,部分被朱磊点名的博主,竟是格力多年的合作伙伴或铁杆粉丝。网友纷纷留言调侃:“朱总,您看视频只看开头吗?”“这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啊!”“董明珠知道这事吗?”
面对舆论压力,朱磊未删除微博,但评论区已彻底“翻车”。有网友指出,作为市场总监,朱磊在未核实视频全貌的情况下贸然发声,暴露了格力内部沟通的漏洞。甚至有人猜测,他可能因此被董明珠批评。
这场乌龙事件,不仅让格力陷入尴尬,也引发了对企业管理层的讨论。有分析认为,朱磊的草率行为反映出部分企业高管在决策时缺乏严谨性,甚至不如普通员工谨慎。事件也暴露了格力内部渠道与市场部门之间的信息断层——市场总监竟不知经销商的营销策略。
网友普遍认为,此事再次证明,所谓“大佬”并非无所不能。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能因信息不全或情绪化决策而犯错。有人调侃:“原来大佬的无脑操作,比综艺节目还搞笑。”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全网正密切关注格力如何收场。而这场风波也给普通人带来启示:不必过度崇拜权威,因为即使是行业巨头,也可能因内部沟通不畅或决策失误而闹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