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8点,苹果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启预售,但大量用户反映官网及电商平台出现严重拥堵。无论是苹果官方AppleStore的App还是网页端,均卡在欢迎页面无法进入,部分用户等待4分钟后才得以跳转至购买界面。京东平台显示“访问人数较多,预计需等待15秒”,天猫旗舰店则直接提示“延迟开放”。
此次iPhone 17系列共发布四款机型,包括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起售价5999元,最高配置达17999元。其中,取代Plus版本的iPhone Air因仅7.8毫米厚度被称为“苹果史上最薄iPhone”,引发市场对超薄手机回归的讨论。标准版iPhone 17升级显著,屏幕从6.1英寸扩大至6.3英寸,支持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前置摄像头从1200万像素提升至1800万像素,存储容量256GB起步,且价格较上一代同容量版本降低1000元。
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反馈预售难度远超往年。“官网发货排到10月”“刚点进去就售罄”等评论刷屏,甚至有用户质疑:“此前吐槽设计丑的声音那么多,怎么现在抢得这么凶?”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公开评价称,这是iPhone变化最大的一代,标准版“牙膏挤爆”,Air机型或激活超薄手机市场,Pro系列设计虽具争议但辨识度拉满。
资本市场对新品反应积极。预售当晚,苹果股价收涨1.8%,报234.07美元,总市值达3.47万亿美元。Melius Research分析师Ben Reitzes将苹果目标价从260美元上调至290美元,创分析师预测新高。他指出,iPhone Air可能在中国市场引发超预期的换机潮,其轻薄设计对消费者吸引力显著。但Reitzes同时提醒,Air机型999美元的定价可能挤压中端机型销量,推动苹果产品组合向高端迁移。
历史数据显示,iPhone发布日至正式发售期间股价平均下跌2.07%,但Reitzes认为此次或迎来强劲升级周期,股价仍有近28%的上涨空间。不过,亦有观点指出,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长期承压,此次新品虽因价格调整引发关注,但实质性技术创新有限,最终市场表现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