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地平线推动:自动驾驶“4G时代”来临,十几万车型搭载智能新体验

   时间:2025-09-13 12:39:02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慕尼黑车展的展馆内,一场关于智能驾驶的“无声对话”正在上演。地平线展台与全球知名智能驾驶芯片企业Mobileye比邻而居,这一看似偶然的展位安排,被业界视为中国智驾企业获得国际认可的隐性信号。当被问及展位选择时,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轻描淡写地回应:“或许这本身就是市场给出的答案。”

不同于传统科技企业的锋芒毕露,余凯在车展期间反复强调一个理念:“我们不是来征服市场的,而是来建立友谊的。”这种谦逊姿态背后,折射出中国智驾产业从技术输出向生态共建的战略转型。地平线正以“系统赋能者”的新身份,重新定义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基础设施构建者”,地平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四象限”发展路径。从芯片研发到算法优化,从座舱系统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家不造车的企业已形成覆盖智能汽车核心领域的完整能力图谱。余凯将其比喻为“智能驾驶的瑞士军刀”:“车企需要什么工具,我们就能提供什么模块。”

这种定位精准切中了行业痛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在中国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占有率达45.8%,与超过40家主机厂建立合作,赋能车型突破400款。但余凯更看重的是生态价值:“被行业需要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短期数据。”

在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的HSD软硬一体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地平线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该系统搭载于奇瑞星途ET5等15-20万元价位车型,首次实现“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全链路低延迟控制。这套被业界称为“中国版FSD”的系统,具备560TOPS算力的征程6P芯片支撑,支持端到端架构与拟人化决策,其成本控制能力更突破了高阶智驾系统的价格壁垒。

“辅助驾驶不应是豪华车的专利。”余凯多次强调技术普惠理念。HSD系统的出现,正在重构产业分工逻辑——通过标准化软件产品形态,压缩传统智驾方案成本结构,推动辅助驾驶从“可选配置”向“基础能力”转变。这种变革得到市场积极响应,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开启批量交付。

在全球化布局上,地平线展现出超越技术层面的战略智慧。通过慕尼黑欧洲总部,企业与博世、大陆等Tier-1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完成50多个国家的150万公里海外验证。目前已有大众、日产等9家合资车企确定30款车型定点合作,未来海外订单预计超750万辆。余凯将这种合作模式定义为“共生关系”:“在欧洲市场,我们要做学习委员而非课代表。”

面对欧洲市场对中国智驾技术的认知壁垒,余凯保持战略定力。他以中国DVD产业20年前打入德国市场的案例作比:“技术接受存在时间差,但趋势不可逆转。”这种耐心源于对产业规律的深刻理解——当HSD系统在15万元价位车型实现规模化部署时,技术平权带来的市场教育效应将远超任何营销手段。

从千万片征程芯片到千万套HSD系统的目标跃迁,地平线正在书写智能驾驶产业的新范式。通过构建“全生态HSD体系”,支持20余家合作伙伴进行定制化开发,企业正推动中国智驾标准走向全球。这种“开源式交付”策略,使HSD具备成为行业基础设施的潜在可能。

在行业陷入“千元级智驾方案”价格战时,地平线选择“卷上限”的差异化路径。余凯明确表示:“我们要提升的是用户体验上限,而非压低价格底线。”这种战略选择背后,是构建“成本可控、性能领先、交付可靠”三位一体供应体系的雄心,或许将开启中国智驾产业从“演示时代”向“规模经济”转型的新纪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