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谍照”风波背后:法院依法守护车企商业秘密,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间:2025-09-13 15:38: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场围绕未上市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商业秘密纠纷案,近日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落下帷幕。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更折射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面临的现实挑战。

2023年7月6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发生了一起异常事件。一名男子在厂区内部使用手机拍摄尚未发布的新款车型AITO问界M9,被工作人员当场制止。该男子声称自己作为潜在消费者前来参观,但在工作人员要求删除拍摄内容后,现场完成了删除操作。

然而事件并未就此结束。五天后,一段标注"独家一手""应有尽有"等字样的问界M9内饰视频在网络平台引发关注。经调查确认,视频发布者正是此前被制止拍摄的陈某。原来,陈某回家后通过手机回收站恢复了被删内容,并制作成视频对外传播。这段视频清晰展示了新车的门板设计、方向盘造型、副仪表台布局及空调系统等核心内饰元素。

"这些设计属于企业核心商业秘密。"赛力斯公司法务负责人指出,内饰设计的提前泄露不仅削弱了产品发布时的市场冲击力,更可能因试验车型与量产车型的差异引发消费者误解。据企业测算,此次泄露导致新车预热效果大打折扣,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围绕两大焦点展开激烈辩论。陈某方主张,拍摄内容仅为车辆内饰的简单组合,与已上市车型高度相似,不具备商业秘密构成要件。其代理律师特别强调,厂区当日因员工体检导致部分区域管理松懈,陈某系从临时开启的栅栏通道进入,企业保密措施存在明显漏洞。

承办法官徐真通过调取46段监控视频发现,案发当日厂区确实因体检活动临时调整了通行路线。但监控显示,陈某在正门被拒后,特意绕行至体检人员通道,趁安保人员忙碌之际溜入厂区。"这种刻意规避管理措施的行为,明显超出正常参观范畴。"徐真在庭审中指出。

法院经审理认为,赛力斯公司通过封闭厂区管理、车辆伪装覆盖等措施,已尽到合理保密义务。陈某作为汽车爱好者,明知拍摄对象为未上市车型,仍采取恢复删除数据、网络传播等手段,其行为具有明显不正当性。2024年1月13日,法院判决陈某构成侵犯商业秘密,需赔偿赛力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25万余元。

"法律对保密措施的要求应当符合商业现实。"徐真在判后释法时强调,企业无需采取超出正常经营需要的过度保密手段,只要在同等条件下能够防止信息泄露即属合规。该判决得到双方当事人认可,陈某在判决后主动履行了全部赔偿义务。

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陈友坤评价称,司法机关通过精准界定商业秘密保护边界,既维护了企业创新权益,又为行业技术交流划定了清晰红线。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同比增长17.3%,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达28.6%。

赛力斯公司在判后发来的感谢信中特别提到,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裁判,为民营车企技术创新营造了稳定预期。这种司法保障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据悉,该公司已根据判决指引,进一步完善了新品保密管理制度,新增了电子围栏、数据水印等12项技术防护措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