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浦东人形机器人“进化”新篇:K2“大黄蜂”直膝步态引领 多场景应用落地加速​

   时间:2025-09-13 23:42:26 来源:浦东发布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开普勒机器人公司宣布完成其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的重大技术升级,并首次公开了基于“混合架构抗扰动”技术的步态实录视频。视频显示,该机器人能够在砖石路面、塑胶跑道及草地等复杂地形中稳定行走,即便遭遇人为推搡等外部干扰,仍能保持平衡,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作为国内首款采用混动架构的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结合了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与旋转执行器的串并联结构,实现了接近人类直膝步态的自然运动模式。这种技术路线需要高精度的运动学建模与力矩控制,但优势在于步态更自然、能效更高,且任务执行效率与环境适应性显著提升。据介绍,其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通过“行星传动+螺纹啮合”原理,实现了81.3%的能量转化效率,同时具备低摩擦、高定位精度及强承载能力,运行稳定性远超传统滚珠丝杠。

除了步态升级,K2“大黄蜂”还搭载了分层模型VLA+系统,支持语义识别与自然语言指令理解,可完成复杂任务。这一行动与认知能力的双重提升,为其在工业物流、服务场景及科研教育等领域的落地奠定了基础。例如,在物流搬运场景中,该机器人已实现充电1小时连续工作8小时、负载30公斤的高效作业,且硬件自研率超过80%,成本与性价比优势显著。

2025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行业竞争已从硬件与算法转向生态与应用场景的较量。开普勒凭借K2“大黄蜂”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适配能力,在科研教育、展厅讲解、特种作业等商业领域,以及智能制造、物流搬运等工业场景中展现出强大潜力。业内人士认为,其混动架构的验证不仅推动了仿人机器人步态控制的技术进步,也为行业拓展了应用边界。

在同期举办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浦东新区多家具身智能企业集中展示了“人机共生”的最新成果。蚂蚁集团旗下灵波科技的R1机器人化身“机器人厨师”,通过多模态识别技术自动完成取菜、炒菜、清洁等全流程操作,无需人工干预。傅利叶推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3则主打交互陪伴功能,采用莫兰迪暖色调设计,可应用于社交陪伴、辅助陪护等场景,并同步展示了适用于上肢康复训练的三维机器人ArmMotus EMU。

卓益得机器人展出的“行者三号”双足机器人支持语音交互与多语言识别,可通过视觉定位完成取杯、递送等服务闭环;其仿真表情机器人“睿娜”则以1:1比例还原人脸细节,结合智能语音与眼神追踪功能,实现了高度写实的表情模拟。开普勒与智元机器人等企业也携明星产品亮相,其中K2“大黄蜂”已在多家头部企业进行物料搬运、巡检等场景测试,智元机器人则聚焦AI与机器人融合创新,致力于构建通用具身机器人生态。

作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基地,浦东新区已聚集超过100家机器人企业,涵盖从核心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产业链。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浦东正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未来或将引领全球机器人技术走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