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日发布智能世界2035系列报告,对未来十年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医疗、制造、金融、电力等行业的深远影响作出系统展望。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重构人类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入全息交互与智能决策的新阶段。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在主题演讲中强调,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始终是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正在以超出预期的方式重塑未来图景。他提出:"面对技术变革的加速,我们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构建科技愿景,通过假设与验证的循环推动认知边界的拓展。"
报告预测,到2035年,通用人工智能(AGI)将成为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力量,但其突破需跨越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挑战。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升级为决策伙伴,推动产业革命。人机协同编程模式将彻底改变软件开发范式,人类开发者转向顶层架构设计,AI承担基础编码工作。
交互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尤为显著。自然语言交互将取代传统图形界面,五感融合的多模态技术使用户通过语音、手势即可深度参与数字世界。手机应用形态随之进化,AI智能体成为服务调度中枢,用户通过指令即可触发跨平台服务链。
自动驾驶领域将迎来L4+级别车辆的普及,世界模型等关键技术突破使汽车进化为"移动第三空间"。计算领域将突破冯·诺依曼架构限制,在材料器件、工程工艺、计算范式等层面实现创新,推动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AI存储需求激增500倍,数据成为驱动智能发展的核心燃料。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至9000亿智能体,形成智能体互联网生态。能源领域呈现双重变革: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突破50%,AI通过能量Token管理实现电网动态优化,解决高算力需求下的能源约束问题。
在民生领域,AI将推动慢性病预防率提升至80%以上,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智能机器人渗透率将超过90%,全息生活空间技术引发家庭场景的沉浸式变革。企业层面,AI驱动的自主决策组织将重构生产范式,AI应用率达85%时可提升劳动生产率60%,通过"感知-分析-决策-行动"闭环重塑价值创造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