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调整周期进入尾声之际,又一家头部房企完成债务重组关键节点。近日,旭辉控股集团宣布其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已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标志着这家曾经陷入流动性危机的百强房企正式跨过债务重组这道"生死关"。
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境内债务重组涉及7笔公司债,总额达100.6亿元。该方案经过两轮优化:首次方案于5月底公布,7月初调整后将现金兑付比例从10%提升至20%,以资抵债比例增至40%,定增股票上限扩大至10.2亿股,同时将留债展期时间压缩至7-8年。市场分析认为,这份经过债权人博弈后的方案,已体现企业最大诚意。
在境内债务重组取得突破的同时,旭辉的境外债务重组进程同样迅速。今年6月底,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法院批准,预计削减约52.7亿美元(约合379亿元人民币)债务,占境外债务总额的66%。通过债务置换和展期,企业融资成本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特别是早期高息境外债的处置,有效缓解了偿债压力。
旭辉创始人林中在内部会议上指出,完成境内外信用债重组是公司"活下来"的核心前提。债务重组不仅优化了资本结构,更使资产负债表回归健康轨道。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企业有息负债总额降至842亿元,较年初减少24亿元。债务结构呈现"境外重、信用多"特征:境外债务占比56.5%,信用债(含境内外)占比超70%,显示其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特征。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企业总资产2413.2亿元,总负债1969.14亿元,净资产444.06亿元,归母净资产64亿元。与部分资不抵债的房企相比,旭辉仍保持资产质量优势。但销售端压力依然显著,今年前8月合同销售金额121.6亿元,同比下滑49.6%,市场复苏节奏仍待观察。
行业分析师指出,旭辉的债务重组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样本:通过债务展期降低短期偿债压力,利用资产处置优化负债结构,同时保持核心业务运营能力。但完成债务重组仅是第一步,如何提升销售去化率、恢复造血功能,将是企业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