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日正式发布《智能世界2035》报告,系统梳理了未来十三年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交互模式、算力体系、数据存储及能源转型五大领域,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十大技术趋势,为全球科技产业勾勒出清晰的演进路径。
在人工智能领域,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AI智能体数量将突破9000亿个,形成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智能网络。届时AI存储容量将激增500倍,占数据存储总量的70%以上,推动存储架构向Agentic AI驱动的新范式转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预计超过50%,人工智能将通过Token管理机制实现每焦耳能量的精准调度,构建动态高效的智能电网。
人机交互革命成为另一大焦点。报告指出,自然语言交互将取代传统图形界面,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模态系统带来深度沉浸体验。手机应用形态发生根本转变,AI智能体成为服务调度中枢,用户通过自然指令即可获取跨平台服务。开发模式同步进化,人机协同编程使开发者专注创新设计,AI承担80%以上的基础编码工作。
交通领域迎来颠覆性变革。随着世界模型技术突破,L4+级自动驾驶汽车将普及为"移动第三空间",重新定义出行场景。计算架构方面,传统冯·诺依曼结构面临挑战,新型计算将在材料器件、工程工艺等四大层面实现创新,催生每秒百亿亿次级的超算能力。
健康管理领域,AI技术将推动预防医学革命。报告预测人工智能可预防80%以上的慢性病,使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普及率将超过90%,劳动生产率因AI应用提升60%,人工智能应用率达到85%以上。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至9000亿智能体,完成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体互联网的跨越。
报告特别强调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路径。作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AGI需要突破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挑战才能实现奇点突破。AI智能体正从执行工具进化为决策伙伴,驱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这种进化将重塑开发范式,催生新型人机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