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牛牛坝镇,天色微明,空气中透着凉意。在“多多买菜”配送站内,身着红色工装的吉克古千和同事们已忙碌起来。货架上堆满了刚运抵的蔬菜、鸡蛋、海鲜和日用品,吉克古千一边清点货物,一边叮嘱同事:“活鱼和虾要优先分拣,今天得赶紧送到。”
每天清晨6点到10点,三四辆满载货物的卡车陆续抵达站点,将来自山外的物资送到这里。经过分拣后,17辆小型货车载着货物驶向美姑县的17个乡镇,最远的柳洪乡距离站点70公里。傍晚时分,这些货物便会出现在居民的餐桌上,成为他们晚餐的主角。
吉克古千的配送站自2023年运营以来,从未间断过服务。他回忆道,过去美姑县因地处山区,交通闭塞,物资运输极为困难。当地主要种植土豆、玉米和四季豆,蔬菜种类稀少,酸菜和土豆是餐桌上的常客。“小时候,家里一年四季都吃酸菜炖土豆,去县城赶集要花一整天,一个月才能去一次。”他说。
如今,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多多买菜”,居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新鲜的鱼、虾、生蚝和热带水果。吉克古千说:“现在孩子们的营养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鸡蛋每天能卖出上万个,榴莲也成了热门商品。”
美姑县人爱吃鱼,但过去只能靠河里的小鱼解馋。现在,临近春节时,站点会收到大量鲜鱼订单,用充氧袋包装的鱼送到时仍活蹦乱跳。过年时,酸汤鱼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菜,寓意着“年年有余”。
吉克古千的配送站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和突破。起初,他向老乡们介绍手机买菜时,几乎没人相信。“有人说我是骗子,但我反而觉得这像电视剧里的商战,很有挑战性。”他说。
吉克古千从小受商战片和武侠剧影响,对“生意”充满向往。明朝富商沈万三的故事让他萌生了创业梦,而“多多买菜”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为了推广服务,他走遍了美姑县的每个乡镇,与小卖店老板沟通,宣传平台的优势。他还为首批团长提供奖金和实物奖励,甚至自费举办活动,增进与用户的信任。
通过这些努力,尝试“多多买菜”的人越来越多,口碑也逐渐传开。目前,站点日均订单量达1.4万单,节假日时更是爆单。许多当地人甚至开始在平台上购买土豆、玉米等本土农产品。
配送站的运营不仅让吉克古千圆了创业梦,还为当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站点雇佣了17名员工负责分拣和配送,为四五十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其中,最远的配送司机每天要开140公里山路,是县里少有的月薪“万元户”。“他对收入很满意。”吉克古千说。
站内的分拣员大多是本地宝妈,她们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每月赚2000多元。29岁的吉克达子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收入基本覆盖了家庭日常开支。“现在老公的钱可以存起来了。”她说。去年,她家在镇上买了房,今年的目标是买辆车,方便接送孩子。
随着“多多买菜”自提点的增加,美姑县的居民购物更方便了。县城里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个自提点,团长们通过服务邻里,每月能赚几百到几千元。46岁的彝族人阿西是众多团长之一,她的小卖部每月能收到200单左右的配送货物。对于住在山上的居民,她会骑着电动三轮车送货上门。
在平台支持下,吉克古千的配送站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订单量激增,原有的仓库已不够用,他紧急租了一块更大的场地。“我们想让更多老乡感受到便利和实惠,站点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