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凌玮科技布局上海:新材料公司落地,将如何赋能行业发展?

   时间:2025-09-18 16:15: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内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企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储能系统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该系统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算法与热控制技术,将储能效率提升至92%以上,较传统产品提高近8个百分点,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与高效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18年,核心团队由多位具有海外新能源企业工作背景的工程师组成,累计申请专利超2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此次推出的储能系统已通过德国TÜV莱茵认证,并获得欧盟CE安全标志,标志着其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传统储能设备相比,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灵活扩容,单模块容量覆盖50kWh至2MWh,可适配家庭储能、工商业峰谷套利及电网调峰等多种场景。实测数据显示,在-20℃至50℃的极端温度环境下,系统仍能保持90%以上的充放电效率,有效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储能效率衰减的行业痛点。

目前,该企业已与国内三大电网公司及多家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首批订单涉及内蒙古、甘肃等地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2GWh。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高效储能技术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环节,预计到2025年,国内储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在技术创新方面,该企业研发的液冷温控系统可将电池组温差控制在±1.5℃以内,较风冷方案提升3倍精度,显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系统搭载的AI诊断平台可实时监测200余项参数,提前72小时预警潜在故障,运维成本降低40%。

据企业负责人透露,下一代产品将集成氢储能技术,形成“电-氢”耦合储能方案,计划于2025年推出样机。该方案可实现跨季节储能,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季节性波动问题,目前已在实验室完成原理验证。

资本市场对这一技术突破反应积极。自产品发布以来,该企业股价累计上涨23%,多家机构将其评级上调至“买入”。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企业最新一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融资金额达5亿元,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张与海外市场布局。

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这一目标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其产品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15%跃升至2023年的38%,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技术输出国。该企业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分析人士认为,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该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构建的技术壁垒,有望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领军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