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为整理会议纪要加班到深夜了!”在互联网公司担任行政助理的小李感慨道。过去三个月,她每周都要花费至少五小时处理会议录音,逐字逐句校对文字,还要将口语化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语。直到同事向她推荐了一款名为“听脑AI”的智能工具,她的工作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款工具的“实时录音转写”功能让小李尤为惊艳。上周部门例会上,她提前开启网页端,选择“会议场景”模式。当部门负责人提到“第三季度用户增长目标为20%”时,文字立即出现在屏幕上;同事提出需要市场部提供物料支持,系统不仅准确记录内容,还自动用蓝色标注了发言人姓名——原来小李提前导入了参会名单,系统通过声纹识别完成了发言人匹配。会议结束后,她点击“生成纪要”,三秒内就获得了一份结构清晰的文档,包含会议主题、参会人员、重点决议和待办事项。过去需要一小时完成的工作,如今仅用两分钟,连咖啡都还没凉透。
更让小李惊喜的是“智能口语转书面”功能。以往她整理的纪要总被领导批评“像聊天记录”,充斥着“那个啥”“然后呢”之类的口语词。现在,系统会自动将“客户案例下周得弄好啊”转化为“需在7月15日前完成3个客户成功案例整理”,把“别忘跟财务要预算”改写成“本周内完成Q3项目预算申请”。甚至连待办事项都标注了截止时间和责任人,直接转发给团队后,同事纷纷询问:“你什么时候学会写这么专业的纪要了?”
对于需要处理多语言和方言沟通的用户来说,这款工具同样表现出色。上周与日本客户召开视频会议时,小李开启了“多语言互译”模式。客户用日语发言,屏幕左侧显示原文,右侧同步出现中文翻译;她用中文回应,系统立即转为日语。会议结束后导出的双语纪要,让客户连连称赞:“Your minutes are so professional!” 过去需要额外支付翻译费用或会后逐句核对的工作,如今变得轻松高效。例如客户提到“納期を1週間延ばしたい”(希望延长交货期一周),系统精准翻译为“希望将交货期延长7天”,避免了因语境差异可能产生的误解。
方言支持功能也解决了许多用户的沟通难题。小李老家供应商常用粤语通话,过去她需要找会粤语的同事帮忙翻译。现在开启录音后,系统能准确将“我哋嘅货下礼拜到”(我们的货下周到)转化为“我们的货物下周到货”。据测试,该工具支持19种方言,包括四川话、湖南话甚至闽南语,准确率令人满意。
在技术细节方面,双麦克风降噪和动态增益调节功能表现出色。上周小李在咖啡馆与客户讨论项目,背景中咖啡机的“滋滋”声和邻桌的交谈声并未影响录音质量。系统清晰识别出“需补充用户调研环节以验证方案可行性”等关键内容。即使发言者声音较小,动态增益调节也能自动调整音量,确保转写准确。
AI问答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整理完纪要后,小李曾想确认会议中提到的“用户留存计划”具体内容,只需在聊天框输入问题,三秒内就获得了三点详细信息:新增专属客服群、推出老用户折扣、发送定制化运营邮件。若需撰写会议总结邮件,将纪要内容发送给AI,系统会自动生成正式文本,无需额外修改。
操作简便性也是这款工具的一大优势。小李教母亲使用手机APP记录广场舞队会议,母亲仅需三步:打开应用、点击“录音转文字”、结束后导出文档。现在,母亲再也不用担心记错比赛时间,所有信息都以文字形式保存在手机中。
经过一个月的使用,小李统计发现:每周整理会议纪要的时间从五小时缩短至十分钟,效率提升超过三十倍;纪要准确性从70%提升至95%以上,领导再未要求修改;与客户沟通的时间减少一半,实时互译功能消除了语言障碍。如今,她的电脑桌面和手机首页都为这款工具保留了显眼位置。“真正的好工具,是帮你把重复劳动的时间省下来,去做更重要的事。”小李这样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