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反倾销调查助力国产模拟芯片破局,行业复苏盈利修复迎新机

   时间:2025-09-19 15:34:03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商务部接连发布两则重要公告,引发模拟芯片行业高度关注。其一是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二则是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A股模拟芯片板块在周一开盘后表现强劲,纳芯微、思瑞浦开盘后股价大幅冲高,上海贝岭更是收盘涨停;反观美股市场,德州仪器、亚德诺盘前股价均跌超2%。

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发起,源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提交的申请。申请文件指出,包括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在内的四家美国生产商,其相关产品存在对华倾销行为。申请调查的产品为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初步证据显示,这些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超过300%,这一数据令人震惊。

商务部明确,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全年,产业损害调查期则覆盖2022年至2024年。业内人士指出,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模拟芯片厂商纷纷“去库存”。然而,同一时期,我国汽车市场却呈现出巨大增长与旺盛需求,成为海外巨头抵消业绩下滑的主要方向,这与本次调查产品应用于汽车及工业产品的情况相印证。模拟芯片业内人士陈理表示,这一期间行业产能过剩,进口芯片的低价倾销进一步恶化了市场竞争环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透露,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这一价格变化直接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损害。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申请调查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为3.36元/颗、2.21元/颗和1.62元/颗,2023年、2024年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34.32%和26.57%,2024年相比2022年累计大幅下降51.77%。

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我国国内同类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2023年相比2022年,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了40.86%,其中通用接口芯片的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了33.07%,栅极驱动芯片的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了49.03%。美国作为全球相关模拟芯片最大的生产国,其相关模拟芯片的合计产能占全球相关模拟芯片总产能的一半以上。美企在大幅“去库存”的同时,大幅降价抢占市场,国内企业被拖入“你降我也得降”的竞争困局,模拟芯片沦为过去数年竞争最激烈的半导体赛道之一。

德州仪器的财报数据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现象。2024年第四季度,德州仪器营收40.1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环比下滑3%;净利润12.05亿美元,同比下降12%。但值得注意的是,德州仪器在中国市场的收入环比和同比均有提升,其首席执行官Haviv Ilan曾表示,中国市场的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车用半导体和消费用半导体。

商务部宣布反倾销调查后,得到了多个行业协会的支持。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纷纷声明支持。其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呼吁,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赞成并鼓励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按照市场规则良性竞争,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进步。

从全球市场来看,半导体行业正呈现出复苏态势。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统计,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从晶圆代工端看,中芯国际今年第二季度业绩说明会透露,模拟芯片需求增长显著,广泛应用于手机快充、电源管理等领域的模拟芯片正处于国内产品加速占领市场阶段;华虹半导体也提到,用于电源管理芯片的BCD平台增长最快,2025年产能同比增长20%。

国内模拟芯片厂商的财报数据也显示出行业复苏的迹象。集微网观察模拟芯片厂商2025年半年报发现,希荻微以102.73%的营收同比增速领跑,思瑞浦、纳芯微分别以87.33%、79.49%的增速紧随其后;从毛利率看,圣邦股份、思瑞浦、帝奥微等毛利率均超45%。不少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亦有相当企业扭亏,开始盈利修复。今年上半年,纳芯微营收同比增长显著,带动亏损减少;思瑞浦归母净利润达0.6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晶丰明源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转盈。

随着反倾销立案调查、反歧视立案调查的展开,我国模拟芯片产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在摆脱“价格战”损害的同时,将迎来更多市场空间,逐步修复盈利。同时,随着国内并购整合新一轮浪潮的到来,“大而不强、多而不精,高端失守”的局面或得到改善,直至在市场竞争中诞生强者。模拟芯片业内人士提醒,技术短板不会一蹴而就,产业规模差距仍很大,不过下游客户端多给予国产芯片应用机会,国内芯片行业也可以做出更多贴近应用的特色产品。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近年来,如德州仪器等海外大厂扩产积极,同时在国内市场广泛采取积极的价格措施以抢占丢失的市场份额,导致模拟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节奏放缓,同时国内外厂商盈利均承压。2025年初至今,模拟芯片板块在整个半导体板块中相对滞涨,但目前产业及政策趋势正驱动模拟芯片板块基本面持续上行。其看好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且相关本土厂商有望获得更好的市场环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