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材更新引发行业关注——比亚迪DM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连续两次入选专业教材,并两度登上封面。这项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凭借其在节能减排与动力性能上的突破性创新,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
2021年,比亚迪第四代DM技术首次被写入清华大学《汽车动力系统原理》教材。该技术通过重构传统混动架构,采用"以电为主"的设计理念,取消发动机冗余轮系,实现了动力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这项创新不仅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更被编委会选为教材封面案例,标志着中国自主混动技术正式进入高校专业教学体系。
技术迭代持续加速。2024年推出的第五代DM技术,通过核心零部件升级将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9L,开创了油耗"2时代"。仅一年后,该技术再度进化,油耗指标刷新至2.6L/100km,同时集成AI大模型能耗管理系统,实现动力控制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这种技术跃迁速度,使得比亚迪DM技术再次入选2025年版《汽车构造—动力系统》教材,并第二次成为封面主角。
学术认可的背后是强大的市场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14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海外销量达47万辆,稳居全球新能源市场榜首。这种"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中汽信科最新发布的专利榜单中得到印证:比亚迪在新能源、纯电动、混合动力三大领域专利授权量均位居首位。
技术影响力已突破专业领域边界。比亚迪DM技术案例相继出现在中小学教材及高考试题中,成为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的鲜活素材。这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覆盖,既体现了技术本身的标杆地位,也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技术突破到文化渗透的全方位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