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将召回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涉及车辆总数达116,887辆。此次召回的原因是车辆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存在识别不足的问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召回范围涵盖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SU7标准版车型。具体涉及两个召回编号:S2025M0149I对应XMA7000MBEVR2和XMA7000MBEVR5车型,共计98,462辆;S2025M0150I对应BJ7000MBEVR2车型,共计18,425辆。这是该车型上市以来第二次大规模召回,此前在2025年1月,小米曾因软件策略问题召回30,931辆SU7标准版。
问题根源在于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缺陷。当L2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开启时,系统在某些极端场景下可能无法充分识别、预警或处置路况。若驾驶员未及时介入,碰撞风险将显著增加。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指出,SU7标准版的视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无法识别静态障碍物,且在用户脱离驾驶状态时缺乏有效干预机制。
与传统召回方式不同,小米此次将通过OTA远程升级技术解决问题。从9月19日起,公司会通过短信、手机APP及车机提示向车主推送升级信息。车主只需根据提示完成软件下载,无需前往门店。除召回车辆外,小米YU7、SU7 PRO版等车型也可能收到升级提示。
升级内容主要包括修复高速领航辅助功能,优化大车避让和绕行体验,并新增“动态车速”功能。该功能可在雨天、夜间等复杂环境下自动调整辅助驾驶目标车速。升级后,车机将显示具体修复内容,帮助车主了解改进细节。
此次召回背景与智能驾驶监管趋严密切相关。9月17日,工信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并在驾驶员未响应提示时可控退出激活状态。多次脱离行为后,系统需在一定时间内禁止使用。
市场影响方面,SU7自2024年3月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交付量已超33万辆。两次召回车辆约占总交付量的45%。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转发召回回应微博,提醒车主关注相关信息。用户可通过拨打客服热线400-182-6888或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召回中心网站了解详情。
资本市场对此次召回反应平稳。截至9月19日上午收盘,小米集团股价小幅下跌0.44%,报56.6港元/股。分析人士认为,OTA升级方式有效降低了召回成本,且监管趋严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