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双提升,技术工艺创新加速商业化进程

   时间:2025-09-20 16:53:20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固态电池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正逐步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焦点。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液态电解质和隔膜,使得初始放热温度提升至200℃以上。由于不存在液态流动电解质,固态电池具备不可燃的特性,从而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同时,致密的固态电解质结构能够有效阻挡锂枝晶穿刺,降低了电池短路的风险。

在能量密度方面,固态电池展现出显著优势。得益于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其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为电动汽车实现更长续航提供了可能。然而,固态电池技术仍面临离子电导率低、循环寿命短以及成本较高等挑战,这些因素制约了其大规模商业化进程。

从技术路线来看,固态电池可根据电解质材料划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四大类。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具备极高的离子电导率而备受关注,部分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甚至已超越传统电解液。硫化物电解质还表现出良好的界面接触性能和柔韧可加工性,成为主流厂商重点布局的方向。

政策层面,国家对固态电池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自2020年起,固态电池研发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23年,国家加强了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建设;2025年3月,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以加速产业化进程。这些政策为固态电池商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产业链端,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加快固态电池布局。近期,宁德时代5GWh全固态产线正式投产,国轩高科发布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金石”,多家企业中试线逐步落地。预计2026年将进行装车测试,2027年实现小批量量产,2030年大规模量产。车企方面,多家企业陆续发布固态电池相关规划,2025年逐步下线车规级电芯,部分车企已开展上路测试,预计2027年行业小批量量产,2030年逐步大规模上车。市场预测显示,2027年固态电池需求将达1GWh,2030年加速突破至100GWh。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加速和中试线陆续落地,设备及材料端不断涌现新技术。在投资领域,干法电极设备、硫化物路线镍铁基集流体以及固态前端物料自动化处理等相关企业受到重点推荐,包括纳科诺尔、远航精密和灵鸽科技等。贝特瑞、天马新材等企业也值得关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