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蔚来李斌谈产品规划:明年主推大尺寸SUV,ES8产能年底达1.5W辆|新智驾对话

   时间:2025-09-21 19:36:24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NIO Day结束后次日,蔚来董事长李斌、联合创始人秦力洪等高管召开媒体沟通会,就近期市场表现、产品规划及技术路线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沟通会恰逢蔚来技术赋能多款车型、销量攀升的关键节点,企业战略调整成效与未来布局成为焦点。

李斌在会上坦言,过去一年蔚来经历了从低谷到复苏的艰难转型。年初财报显示业绩承压,市场质疑声不断;为提振销量频繁降价又引发老车主信任危机;NIO Day当天,自动驾驶研发首席专家任少卿兼任高校教授的消息,更让外界对蔚来技术投入的专注度产生疑虑。面对多重挑战,李斌表示:“企业最难的是平衡变与不变。我们通过反复调整,逐渐明确了前行路线——对产品与市场的反应更敏捷,运营也更精细化。”

这种转变在蔚来内部管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此前企业倡导“该花花该省省”,如今已调整为“该省省该花花”。以NIO Day为例,今年活动通过赞助收入节省数百万元开支。李斌强调,低谷期反思后,蔚来决定回归商业本质:“把公司做好,就是对用户最大的责任。”这一理念获得老车主支持,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支撑。

产品层面,新ES8的交付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焦点。李斌透露,在合作伙伴支持下,年底前可完成4万辆交付目标。但由于生产设备投入需前置,短期内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针对无法及时提车的用户,蔚来将补贴购置税差额以缓解焦虑。不过,电池调配难题仍待解决——新车交付与换电站周转需共享同批次电池,若换电站电池储备增加,交付车辆必然减少。对此,李斌明确表示将优先保障新车交付,并计划在12月实现单月1.5万辆产能。同时,2026年将完成大SUV产品矩阵布局,“5566”车型在该年度不会进行大改款。

换电站建设方面,蔚来宣布明年一季度推出第五代产品,重点解决多规格电池兼容问题。届时,萤火虫车型也可在五代站内实现换电。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蔚来累计交付量达约8.4万辆,其中蔚来品牌交付10525辆,乐道品牌交付16434辆,萤火虫品牌交付4346辆。各品牌市场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李斌重申蔚来对纯电方案的坚定信心。他引用数据指出,1-8月纯电市场增速超30%,而增程式车型几乎停滞。头部增程厂商已开始加码纯电并自建充电桩,行业共识逐渐形成。以乐道L90为例,作为新品牌首款大三排纯电SUV,上市仅月余便跻身大型SUV销量前二;全新ES8预订热度同样居高不下。李斌认为,纯电技术带来的体验收益已远超补能不便的损失,用户行为正发生质变——乐道车主前备舱周使用率达93%,后备箱达96%,高频价值得到快速验证。

针对增程技术是否会被淘汰的提问,李斌将其定义为过渡方案:“在基建与电池不成熟阶段,增程技术缓解了用户焦虑。但当补能体系完善、用户习惯建立后,技术路线将迅速向纯电收敛。”这一判断与蔚来长期坚持的“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路线一脉相承。

产品规划层面,李斌透露将继续以L90和全新ES8拓展市场,巩固“纯电大型SUV时代”的认知。对于通过旗舰车型走量的策略,他解释称,汽车行业不乏兼具销量与盈利能力的大车,蔚来从初代ES8开始就布局大三排SUV市场,全新ES8作为第三代产品,不仅完成全球首款三代智能语音系统迭代,更在产品定义上吸取用户反馈与同行经验,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高频、高感知价值。例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做到极致,空间体验、智能化交互、车门设计等细节也形成差异化优势。

当被问及102kWh电池在换电站的调配是否影响交付时,李斌承认这是当前挑战之一。由于换电架构需同时满足整车交付与换电站周转需求,电池资源平衡难度较大,可能导致部分用户提车延迟。蔚来计划通过补充关键电池资源、数据驱动精准预测等方式优化调配效率,并呼吁用户理解现阶段的节奏压力。“如果暂时无法换电,可以先充电使用。我们会动态调整,保障交付与服务的平衡。”李斌补充道。

对于蔚来美股与港股股价回升的现象,李斌将其归因于企业战略的清晰化:“我们要坚持技术创新、研发与服务、基础设施、用户社区与品质这四大核心不变;同时改变产品定义、决策效率与运营透明度。如今公司推行‘基本经营单元’机制,每个项目都能算清投入产出,这种敏捷、务实、高效的转型,让蔚来更回归商业本质。”

换电站迭代方面,李斌详细介绍了技术演进路径:一代站解决无人值守问题,二代站提升换电效率,三代站优化热销电池包流转,四代站则实现全面提升。即将推出的五代站最大亮点在于兼容各种形态电池包,无论是新款还是早期电池都能顺畅换电,效率、容量与兼容性将达到新高度。他强调,换电与快充并不冲突,但后者无法超越换电速度,且超快充存在电池寿命缩短、安全性挑战等代价。蔚来始终坚持“电池寿命长于车辆寿命”的核心目标,早在2023年就提出实现电池15年不限里程、85%可用健康率的技术路线。

“全国约2500万辆纯电或增程新能源车,若按10年更换周期、每块电池5万元成本测算,未来将面临千亿级社会成本。”李斌算了一笔账,目前许多品牌电池过保后更换费用高达七八万甚至十几万元,这正是蔚来坚定做换电的逻辑之一。他指出,电池是储能资源而非耗材,若不能实现长寿命,将成为电动化社会的巨大负担。因此,蔚来从材料、电芯、电池包设计到使用场景与运营体系,全链条围绕长寿命目标构建,甚至愿意在四季度盈利上做出让步,优先投入对行业长期有价值的技术方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